公益|胡國安與綠之韻:“為愛長跑”19年
綠之韻又一次在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長河中留下了印記。
近日,由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編撰,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脫貧攻堅工作紀事》一書出版,綠之韻集團憑借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領域的優異表現,《“三個精準”助力脫貧攻堅》扶貧案例成功入編該書。
實際上,精準扶貧只是綠之韻踐行社會責任的表現之一。2006年綠之韻成立慈善基金,2015年經由湖南省民政部門批準升級為湖南省綠之韻公益基金會,陸續開展了援建希望學校、愛心圖書館、關愛貧困母親、樹人行動、綠+兒童關愛等100多項公益項目,累計捐贈款物達7000多萬元。
這也讓綠之韻的“榮譽墻”不斷添加新的勛章:先后被授予“希望工程25周年杰出貢獻獎”“中華慈善突出貢獻獎”,被評為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等。
值得注意的是,綠之韻集團又將目標放在了幼兒教育上。湖南省政協委員、綠之韻集團董事長提出《關于推動幼兒體育教培人才培養的建議》,以規范幼兒體育教培人才遴選、使用與管理,推動湖南省幼兒體育教培人才培養。
精準扶貧
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在助力脫貧攻堅過程中,綠之韻集團把益陽市安化縣和企業所在地長沙市瀏陽市作為高度關注和精準幫扶的對象。
湖南省安化縣位于資水中游、湘中偏北,總面積4950平方公里,山地面積達82%,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試點縣。
實際上,胡國安是土生土長的安化縣人,2015年至今,其先后向安化縣江南鎮黃石片區、冷市鎮胡家村、柘溪國有林場神灣村等捐資近500萬元幫助群眾脫貧致富。
據了解,2015年7月,綠之韻捐資30萬元幫扶安化縣江南鎮黃石片區村組建設水、電、道路和學校等基礎設施,解決當地村民文明、致富和開放的迫切需求;2018年4月,再次捐資60萬元支援安化縣胡家村基礎設施建設;2018年5月,捐資50萬元幫助安化縣江南鎮鄉親們修路建橋;2018年7月,捐資35萬元為安化縣驛頭鋪村鄉親們修建“光彩同心·綠之韻村民活動廣場”;2019年1月,捐資幫扶安化縣煙溪鎮雙龍村村民委員會成立了“關心下一代基金”;2021年,捐資20萬在安化籌建致公·綠之韻(3)班;捐資208萬元助力安化胡家村鄉村振興建設。
值得注意的是,精準扶貧不僅僅是源于胡國安的鄉土情懷,更是綠之韻的企業文化使然。瀏陽市小河鄉烏石村是湖南省瀏陽市重點省級貧困村之一。自2015年開始,胡國安先后多次走進烏石村,帶領愛心志愿者實地走訪貧困家庭,詳細了解村民家庭情況,指導貧困戶經營種植養殖產業,為貧困家庭送去溫暖和關懷。每年定期舉辦兩場農產品直購會幫助他們銷售雞蛋、土雞、河魚等農產品,解決貧困戶生產、生活上面臨的困難。
2017年,綠之韻與烏石村村委點對點幫扶簽約,建立了長期性的生態產業,通過“農場共建、產品共享”機制將農民們種植的優質農作物通過公司平臺引入市場,進入到千家萬戶。通過進行點對點幫扶,小河鄉烏石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曾政、譚克階等兩個家庭已經走上了小康之路。
不僅如此,胡國安深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因此,綠之韻十分看重“造血式”智力扶貧、產業扶貧,借助科學知識、致富理念、勞動技能、從業培訓等來改變貧困群體的命運,從長遠和根本上進行扶貧。
同時,農業產業化是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突破口。綠之韻集團緊緊鎖定“三農”產業,本著以點帶面、規模化幫扶貧困群體的初衷,在自建種植生產基地廣泛采用了“基地+農戶”的模式,即基地與農戶通過簽定訂單合同,在明確各自權利和義務的條件下, 鼓勵和扶持鄉親們申辦專業合作社,如: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中藥材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等,把產供銷統一起來,結成利益共同體。
在綠之韻的公益版圖中,還有一個讓人無法忽視的內容——針對特定群體的幫扶。比如,針對貧困母親、貧困兒童、貧困大學生、殘疾人、孤寡老人等群體,綠之韻都設立了專項幫扶項目。
綠之韻的精準扶貧,成績斐然。但是,若將時間線拉長可以看到,胡國安與綠之韻的19年公益長河,浩浩蕩蕩綿延千里,并且仍在繼續流轉。
胡國安的19年
綠之韻創立于2003年,胡國安作為企業掌舵人,已經伴隨綠之韻走過了19年光陰。
據了解,公司創立第2年,綠之韻就在公司所在地瀏陽市捐贈了一所希望小學,成為綠之韻公益之路上的標志性行動。
2006年,為使公益行動更加有保障、可持續,公司設立了綠之韻慈善基金。基金成立后的第一件事,依然是建立了一所希望小學。至今,綠之韻陸續在全國捐建了11所希望小學,而“捐建38所希望學校”是綠之韻的目標。為什么是38所?胡國安笑談:“38只是一個概數,代表著綠之韻創立之初的一個夢想。在公益這條路上,綠之韻沒有休止符。”
在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其公益藍圖也徐徐展開,與之相伴相生。如今,綠之韻已打造了12大公益品牌、開展了400多場愛心活動、匯聚了6萬名愛心志愿者、捐款捐物7000多萬元、足跡遍布全國20多個省份,涉及賑災濟困、興教助學、孤殘救助、醫療衛生等多個領域。
這是胡國安伴隨綠之韻獲得的成績。但是胡國安還有另一個身份,就是連任十五年的湖南省政協委員。
據不完全統計,這十五年中,胡國安針對低碳經濟、促進縣域經濟、大氣污染防治、慈善事業立法、推進大健康產業等多項內容進行了提案。由此,胡國安也榮獲“湖南省政協扶貧行動先進個人”“省政協優秀提案”等。
2022年,胡國安關注到“幼兒體育教培人才培養”的問題,提出加強政府政策引導,規范幼兒體育教培人才市場亂象;持續加大投入資金,加快培養幼兒體育教培人才;整合資源,多措并舉,強化幼兒園體育師資培訓;健全共建共享機制,鼓勵社會資源進入幼兒體育教培師資補充機制等多項建議。
“企業小的時候是自己的,但做大以后就是國家的、是社會的。”胡國安曾表示,作為一個民營企業家,必須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戰略,肩負起“報效國家、回饋社會”的責任擔當。
社會責任已經融入到胡國安和綠之韻的方方面面。“關愛生命、造福人類”,是綠之韻一貫秉承的理念。在發展實業的同時,綠之韻始終積極開展具有綠之韻品牌和社會影響力的公益活動,可以預見的是,這些公益活動仍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