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非法集資年底“沖業績”,監管部門急敲警鐘
非法集資領域一件特大案日前塵埃落定:“阜興系”565億非法集資案落槌,原實控人朱一棟被捕3年后被判無期,阜興集團執行罰金21億元。
非法集資行為花樣百出,老百姓防不勝防。此案被判無期徒刑無疑給資本市場的不法行為起到高度警示作用。與此同時,也再次提醒民眾提高防范非法集資的意識。
結合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消息,近日,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聯合地方政府和成員單位,制定了《關于加強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教育工作的意見》,強調通過加強宣傳,普及金融知識,增進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共識。
推動全國范圍內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教育工作,勢在必行。
非法集資行為花樣百出
又到了不法分子“年底沖業績”的時候了,先以一起特大案件提醒大家,看牢錢袋子。
11月22日,因集資詐騙罪、操縱證券市場罪,上海二中院對阜興集團處以21億元的罰金,對兩名被告人朱一棟以及趙卓權處以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分別處以罰金1500萬元和1000萬元。對其余被告人分別以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操縱證券市場罪判處三年至十五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及相應財產刑。
記者獲悉,至2018年6月,阜興集團非法集資共計565億余元,案發時未兌付本金共計218億余元。數額之大,尤為觸目驚心。
這么大的金額,是如何操作的?經查明,2014年9月起,朱一棟、趙卓權等人,使用虛構投資標的、夸大投資項目價值、向社會公開宣傳等方式,并以高收益、承諾到期還本付息等為誘餌,設計銷售債權類、私募基金類等理財產品,向社會公眾非法集資,并發新還舊,不斷擴大資金規模,以維持資金鏈。
江蘇蘇州吳中區法院關于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審理情況的調研報告中提到,該院成立課題組以該院2016年至2021年第三季度審理的非法集資刑事案件進行了專項調研。報告指出,自2018年開始,非法集資刑事案件數量快速增長。一方面是由于公安機關近年來加大了對非法集資犯罪的查處打擊力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非法集資案件近年來呈現集中“爆雷潮”,防范、打擊、處置非法集資違法犯罪的任務依然艱巨。
盡管都是一個罪名,但各有各的手段施騙。不過,萬變不離其宗。“非法集資活動持續時間較短且年份集中;非法集資活動主要以公司名義實施;涉案金額總數較大,大部分損失難以挽回;非法集資者通過設置“障眼法”誘騙群眾。”報告中這樣總結非法集資刑事案件的特征。
建立健全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教育長效機制
新浪潮記者了解到,公安部高度重視網民留言辦理,扎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據公安部,針對網民期待公安機關加大打擊非法集資犯罪力度問題,公安部推行網上網下、多措并舉受理報案模式,通過相關平臺登記重大非法集資案件130余起,聚焦P2P網貸等重點領域開展針對性集中打擊,依法查處P2P網貸平臺1000余個,有力推動相關風險出清。
打擊非法集資的力度,可見一斑。
此外,全方位加強宣傳教育工作是防范非法集資風險的治本之策,不容忽視。
今年5月1日正式施行的《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對各級政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在“防范”這關就下足了功夫。其中提到,聯席會議應當建立健全全國非法集資監測預警體系,推動建設國家監測預警平臺,促進地方、部門信息共享,加強非法集資風險研判,及時預警提示。
據中國銀保監會,為全面貫徹落實《條例》規定,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聯合地方政府和成員單位,就建立健全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教育長效機制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廣泛征求各方意見,細化政策措施,制定了《關于加強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教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已于近日印發各地各有關部門落實。
《意見》強調,加快構建各級地方政府示范引導、金融機構主動參與、新聞媒體積極支持、社會各方廣泛響應的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教育新格局。
《意見》明確,加強防范非法集資教育要搶占宣傳制高點,掌控輿論主動權,增強人民群眾守法用法意識,注重普及金融知識,增進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共識,形成良好社會氛圍。
說到底,就是要堅定推行防范非法集資宣傳全覆蓋,引導、提醒廣大群眾自覺遠離非法集資和自覺抵制非法集資的誘惑,讓不法分子看到懲處的力度知難而退。
除宣傳外,相關人士建議,像“反詐平臺”在事前介入一樣,防范非法集資也應建立預警平臺,通過預警平臺對相關轄區內涉嫌非法集資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監管,發現有非法集資線索或苗頭,應及時處理或者通過預警平臺移交相關部門處理。
非法集資案件案款發放有序進行
一旦財產發生損失,投資人的投資款大部分是難以挽回的。但我們也欣喜于相關部門為民辦實事,努力將群眾損失降到最低。
據悉,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組織開展全國法院執行案款集中發放日活動。
在杭州法院的相關報道中,特別提到杭州在全國首創“涉眾案件管理平臺”,也專門研發了“集資參與人信息登記核實系統”和“涉眾型案件案款發還系統”。平臺啟用以來,已為41起涉眾案件18萬余名當事人發放案款20.75億元。
截至目前,上海全市各級法院進入執行階段的“快鹿”“創懌嘉”“大大寶”“貝米錢包”“日日盈”等非法集資案件100余件。上海法院為此專門研發的“非法集資犯罪案件被害人信息核對平臺”,為相關被害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發款渠道。截至目前,共發放案款43.65億元,涉及被害人10萬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