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通報!“元老級”P2P信融財富徹底涼了!非法募集200多億,法人被逮捕...
P2P行業的“元老級”公司“信融財富”徹底涼了。
11月5日,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公布了“信融財富”的案件詳情:累計向119萬余名投資人非法募集207.11億元,仍有19.30億元的本金尚未兌付,涉及19286人。
在這一案件中,還涉及到多家上市公司,“信融財富”多次公開討債無果。
兩年多“良退”失敗
從11月5日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公布的情況來看,“信融財富”被定性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該平臺自2012年3月上線至停標日,累計向119萬余名投資人非法募集207.11億元,代償本金19.30億元,涉及投資人19286人。
目前,警方已凍結涉案賬號130余個,凍結金額4100萬元,專案匯款賬戶匯款2795萬元,凍結齊某、李某等人持有的信融財富等3家涉案公司股權,查封不動產6處,調取涉案銀行賬戶和第三方支付機構賬號4400余個。
來源: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
而在今年10月,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檢察院公布消息稱,“犯罪嫌疑人齊洋、李斌、呂劍、盧劍良、劉婕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一案,于近日由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移送我院審查起訴。”其中,齊洋是“信融財富”董事長。
在“信融財富”的官網上,已運營時間還在不停跳動,但投資人的錢卻遲遲無法兌付。
來源:“信融財富”官網
據了解,在2019年7月23日時,“信融財富”宣布良性清退,當時公布的信息顯示,“信融財富”有13500多名出借人,應付金額總計逾22億元,應兌付本金逾15億元。
來源:“信融財富”官網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2019年公布的數據與目前警方的數據有較大差異,比如當時說有15億多元本金和13500多名出借人,但在良性清退兩年后,警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卻有19.30億元的本金尚未兌付,涉及19286人。
也就是說,這兩年多“良退”之路徹底失敗。而根據“信融財富”最新的兌付公告,2021年3月31日是“信融財富”開展清退工作的第一個財務年度(第四季度)。按照清退方案的要求,第一年需要完成20%的兌付任務,這一季度兌付比例為12.1%(從2020年6月30日至今累計完成20%)。
此外,天眼查數據顯示,“信融財富”董事長齊洋是最大股東,持股比例將近90%。
來源:天眼查
多次討債無果
“信融財富”的所謂良性清退之路可謂一波三折。在其最新的兌付公告中曾表示:“2020年對于信融財富清退組來說是艱難的一年,先是疫情影響,又因政策原因導致已起訴或在執行案件一拖再拖,新訴案件立案難、判決慢、執行差,直接導致原計劃用于兌付的催收資金未能按計劃準時到賬,原本計劃隨到隨兌的方案流產。”
在2019年時,“信融財富”曾多次對外公開喊話。包括《上市公司們,咱們法庭見......》,涉及ST步森等上市公司;《聲討老賴企業:山東天業恒基股份有限公司!》涉及借款逾期本息總計7100萬元。
來源:“信融財富”官網
上述討債,多數都是無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出現在“信融財富”的風控上,向其借款的并不是上市公司本身,而是一些關聯公司或實控人關聯公司,甚至出現上市公司本身并不知情的“違規擔保”情況。
比如,“信融財富”與ST步森糾紛中,涉及本金4000萬元,但借款人并不是ST步森,ST步森只是擔保人,但相關擔保事項并未經股東大會決議通過。
來源:公告
當時ST步森表示:“管理層結合律師意見認為,信融財富未盡到審查義務,在明知步森股份為上市公司的情況下,簽訂《保證合同》時未要求步森股份提供對外擔保事項應當具備的股東大會決議等必要文件,存在過錯;步森股份在對外進行擔保時違反法律規定及《公司章程》約定,在未經過股東大會決議的情況下對外簽訂《保證合同》,存在過錯責任。因此,公司管理層認為擔保合同被認定不對公司發生法律效力的可能性很大,公司無需按該等合同承擔擔保責任的可能性很大。”
“信融財富”起訴ST步森,要求ST步森對債權本金4000萬元及其利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在2020年5月30日,深圳國際仲裁院發出的六份裁決書,均裁定駁回“信融財富”訴ST步森的連帶清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