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選中:從法商角度解讀《通知》,直銷 牌照究竟能不能轉讓?
“在遵守規則的的情況下‘贏’。”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核查直銷企業以合作形式變相轉讓直銷經營許可問題的通知》,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
全面核查的監管邏輯是什么?
直銷企業究竟能不能整合經營?邊界是什么?
什么樣的合作才能被允許?
懷揣對法律和監管的敬畏,銷貓找到了法商管理專家孫選中教授請教。
孫教授是中國政法大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現任中國政法大學法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直銷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一直致力于法商管理的研究,也是國內最早研究直銷機制的學者之一。
法商思維是“資源+規則”的思維,基于合法的情況下,去研究探討商業規則、經濟關系的合理性。幾十年積累下來的知識深度和廣度,使孫教授擁有宏大視野,同時又能結合法商專業,深入淺出地講述。
能請到孫教授為我們答疑解惑,榮幸之至。
銷貓整理了和孫教授的對話內容,分享給你。
經營權能不能轉讓?
首先,一切企業都有經營許可。
一家企業新注冊時,涉及到的“經營范圍”、“經營模式”、“經營產品”等,都叫經營許可。
一些特殊行業的經營許可,需要按照某種特殊的流程或者程序才能夠取得。比如直銷行業。
經營許可即經營權,存在使用和轉讓的問題。這就需要看企業所在的行業或者區域,是市場經濟起決定因素,還是行政管控起決定因素。
如果是市場經濟起決定因素,企業經營權的使用和轉讓,在滿足相關市場規則的前提下可以自行選擇和決定。
如果是行政管控起決定因素,企業經營權的使用和轉讓,就必須得到相關行政部門的批準或認可。
直銷經營權不是完整經營權
直銷行業作為一個特殊行業,管控要求比一般公司門檻要高很多。
直銷的經營權,附加了很多前提條件和約束。也就是說,這樣的經營權,不是完整的經營權,只是授權直銷企業自己使用直銷經營權。
所以,從監管部門而言,此輪的核查和監管,法理是站得住的。
為什么會出現變相轉讓?
于直銷企業而言,近些年受到新型商業模式的沖擊,通過合作、引入特定資源,建立新的經濟關系,這是按照一般公司的角度主張。
站在公司的角度,可能是希望更好使用經營權并整合資源,創造更大價值。
但是監管的角度,會被視為是借牌照優勢超越了許可經營權的范圍。
修改條例才能根本解決
孫選中教授認為,要從根本上去解決以上問題,還得調整現有《直銷管理條例》,對經營權重新界定。
十八大三中全會重點提出的就是深化改革、優化制度層面的問題,其中有一句非常重要的基調“市場起決定作用,政府起重要作用”。
但這可能會是一條比較漫長的路。
對企業的建議
第一條:直銷企業應該接受這樣的機制和監管;
第二條:企業涉及直銷經營權的重大調整,務必主管部門備案。
- 直銷,直銷企業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32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