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車時撿20萬 牽出安格上億傳銷案
●新聞回放
2010年1月20日,在吉林市天津街某商場附近,20歲小伙小叢與朋友打車時撿到20萬元,兩個小伙與的哥在原地等待失主未果后,將錢送到了交警部門保管。隨后,有兩名男子前來認領現金,經警方調查,證實兩人為現金的失主,但20萬錢款的來源卻涉嫌違法。
從20萬元丟失款,到近億元的特大傳銷案。今年7月23日,安格公司董事長張航從澳大利亞飛回國內,到吉林市公安局公交分局投案自首。至此,吉林市警方用了1年多的時間,將這個省內最大的傳銷網絡徹底搗毀。
失主持假身份證引懷疑
在20萬元巨款丟失后,吉林市市民將打車時撿來的錢款交到警方手中。原本警方根據核查,將失主信息及丟失情況進行核對后,如一切屬實,就可以將錢款返還給失主,但警方在對兩位失主核查時,卻發現了問題。
據介紹,當時一名失主李華稱是用來采購藥材物品的,而另外一人張樹成則說是為了辦事活動關系的。兩位失主矛盾的話語引起了警方的注意,本著負責的態度,警方對失主進一步核查,結果發現,其中一名失主所持有的身份證件竟然還是假的。另外,警方還發現,在兩人隨身攜帶的包中還有一些涉嫌傳銷的資料。
竟是解凍賬號用的活動費
經過進一步審查,張樹成最終承認自己是“非法經營”公司。根據張樹成的交代,警方在吉林市一賓館內抓獲了其另外的“同事”正在給學員上課的劉千成、袁向江等人。
經過進一步審查得知,這些人正是一家名為“安格公司”的骨干成員。該公司在香港注冊的“香港安格醫藥集團”,生產洗化用品等。
2010年,吉林市工商部門已經將該公司傳銷賬號凍結,為活動關系,張樹成、李華帶著20萬元來到吉林市,沒想到卻鬼使神差地將錢丟了。
多個省市抓獲50多名嫌疑人
2010年3月,吉林市公安局1·21專案組成立,向“安格傳銷”開戰。根據嫌疑人交代,安格公司的新會員加入,都是通過其公司網站進行注冊的,并以電子貨幣的形式代替現金交易。僅打印這些名單,就用了500頁一包的紙張20包。而后,民警用了4個月時間對這些名單進行梳理,畫成一個高2米寬1.5米的樹狀關系結構圖。圖中人名達到一萬多個。而這些名單,也僅僅是該傳銷網絡的其中一個分支,僅占整個傳銷名單的十分之一。
2010年4月,吉林市公安局公交分局決定收網,并很快抓獲部分骨干。從2010年4月到今年4月,警方分別從天津、濟南等10多個省份和30多個城市中,抓獲50多名涉案嫌疑人,并找到500多名受騙群眾。今年7月23日,安格公司董事長張航從澳大利亞飛回國內,到吉林市公安局公交分局投案自首。此前,該傳銷組織的制度制定者顧浩華也落網。至此,這個涉案金額近億元的傳銷團伙徹底覆滅。
團伙成員已有多人被判
2010年8月,專案組將第一批人員移送檢察機關。同年11月25日,吉林市豐滿區人民檢察院因范靈芝等27人認罪態度較好,主動退回贓款,決定予以相對不起訴,返還贓款上繳財政,對張樹成等6人提起公訴。
2010年12月29日,吉林市豐滿區人民法院對6人公開宣判,認為張樹成等人組織、領導以推銷香港安格公司商品為名的傳銷活動,其行為已經構成組織、領導傳銷罪。判決張樹成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處罰金50萬元。張航因返贓及時、認罪態度較好,被免于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