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得志”文玩電商平臺被指拖欠貨款、大規模裁員
央廣網北京9月24日消息(記者郭佳麗)隨著國風文化興起,一些文玩商品通過電商平臺進入大眾視野,文玩電商市場不斷壯大。“玩物得志”APP是一家涵蓋文玩工藝品交易、行家在線鑒寶和國風生活社區的網絡平臺。據公開資料顯示,該平臺現有4200萬用戶,單月交易額已突破10億元人民幣,2020年全年平臺交易額突破100億元人民幣。然而,這款快速發展的文玩電商平臺,近日卻被投訴拖欠商家推廣費用和貨款,且不久前還進行了大規模裁員。
通過“拉人頭”裂變擴張,被指拖欠數百萬推廣費
老秦(化名,下同)經營玉器生意多年,2019年經朋友介紹進入“玩物得志”APP平臺。據老秦介紹,入駐初期,用戶可以通過發紅包等方式,為該平臺拉入新客戶。用戶通過購買該平臺400元的商品成為“玩家”,每發展一位“玩家”,邀請其進駐的上級可獲得80元推廣費。“玩家”繼續邀請其他商家入駐,上級可繼續獲得50元費用,當拉夠300位商家后,可升級為該平臺的“服務商”,下線每邀請1位商家入駐,“服務商”均可獲得130元獎勵。老秦自述,平臺承諾上級可以在其邀請進入的商家店鋪的成交額中獲取傭金,傭金比例為千分之五。
老秦告訴記者,進駐初期,他發了10萬元左右紅包,為該平臺拉新幾萬人。從2019年12月在平臺正式開始交易,每個月貨款和傭金都可以正常匯入賬戶,然而在2020年10月份左右,平臺單方面結束了傭金關系。老秦說:“平臺給出的理由就是目前有些困難,作為代理商享受了一年多傭金已經拿夠多了。”
老秦表示,目前平臺拖欠其推廣獎勵費用有幾百萬元。平臺上的另外一位商家李女士(化名)也遇到了同樣問題。李女士稱,今年1月份左右,“玩物得志”APP突然把后臺所有商家的傭金都隱藏掉了,后經過協商,一部分服務商拿到傭金,但其他很多商家還沒拿到。
交易“卡單”無法結算,多位商家被拖欠貨款
據老秦介紹,“玩物得志”APP上的貨款結算周期為兩周左右,一般在買家收貨并確認后,商家在7天后就可以提現。但是,如果買家未點確認收貨,則訂單會一直在待收貨狀態,不可完結。
老秦表示,目前平臺上有一批商家都有“卡單”的情況。所謂“卡單”就是買家在收到貨后未予確認,商家有時無法聯系到買家,只好交由平臺客服處理,如果客服未處理,則交易便無法結算。
對商家而言,如果有訂單無法結算,則商家無法獲得貨款并且無法提取出入駐的保證金。
記者在“玩物得志”貼吧中,看到有商家關于保證金無法提取到賬的投訴。對此,具有“玩物得志”標識的賬號回應稱“保證金已在30天內退至該商家在平臺上的賬戶余額中,該商家也已成功提現。”
“玩物得志”百度貼吧中關于保證金提現的回應(圖片來自記者截圖 央廣網發)
老秦透露,“玩物得志”APP上的一些KA商家為了可以快速提現,都向平臺繳納了20萬保證金。但由于有特殊情況的訂單存在,商家在平臺的部分貨款不但無法提現,而且在平臺充值的保證金無法退出。
記者在“玩物得志”APP上向官方客服咨詢,在點擊“提現什么時候到賬”問題后,官方客服自動回復:“余額提現是1個工作日入賬,貨款提現是3個工作日入賬,質保金是30個工作日到賬,遇到周末和節假日會順延到工作日。”但是通過平臺內部商家群的聊天截圖,記者注意到有一些商家3個月甚至7個月還未收到貨款。
有知曉情況的商家告訴記者,提現遭到阻礙有多種情況,一種是有訂單未完結,另一種就是訂單完結后,平臺讓提供一個收款的銀行卡號,提供銀行卡號后,客服稱需要15個工作日審核提供的銀行卡是否合格;但15個工作日之后又會有其他理由,需要再次提交審核半個月。
平臺內部商家關于貨款的討論(來自商家截圖 央廣網發)
商戶老秦表示自己也有貨款未結算,原因是訂單未完成。未完結的商單中,最早一批的是2019年年底到2020年年初的。老秦稱平臺雖然可以自動結款,但是有些商單就是無法結算。
2019年至今還未完結的賬單(采訪對象供圖 央廣網發)
離職員工稱該公司大規模裁員
在某網絡平臺輸入“玩物得志”公司名稱,可以看到不少關于近期公司裁員的討論。
某網絡平臺上關于“玩物得志”裁員的討論(圖片來自記者截圖 央廣網發)
記者從一名已經離職的員工處了解到,“玩物得志”此次裁員涉及技術、研發、運營等多個部門,被裁員工數量多達上百人。該員工稱:“作為一家剛成立兩年多的創業公司,積累時間短,資金缺乏,再加上之前盲目擴張和大的互聯網公司的沖擊,導致目前融資不太順利,公司業務在下滑。”
23日,記者就拖欠貨款和裁員等問題向“玩物得志”官方客服咨詢,客服在登記相關信息后稱會有對應部門與記者聯系,截至發稿前,對方暫未回應。
作為一個擁有幾千萬用戶的新興文玩電商平臺,號稱年交易額突破百億,結果卻出現諸如拖欠推廣費和貨款,以及大規模裁員等一系列問題,這究竟是“店大欺客”,還是另有隱情?央廣網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