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監管嚴規范 直銷大省廣東規范行業健康發展
廣東是直銷大省,目前注冊地在粵的直銷企業為13家,加上在粵獲得直銷區域許可的直銷企業20家,占全國直銷企業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以改革創新為引領,廣東省市場監管部門構建“政府監管、企業自律、社會共治”的直銷市場監管體系,堅持監管與發展并重,練好執法辦案“基本功”,做好創新監管“必修課”,指導企業增強“責任心”,促進全省直銷行業走上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智慧升級 創新監管執法措施
創新無止境,廣東勇于探索,更新理念謀發展。
直銷以人為紐帶,銷售分散、場所不固定,違法行為難發現、涉案證據難固定,種種問題給直銷監管工作帶來挑戰。圍繞直銷行業特點和監管難點,廣東省市場監管部門明確省、市、縣(區)、所分級分類監管職責體系,以產品質量的紅線和禁止傳銷的高壓線為監管底線,探索構建“政策引導、行政指導、教育督導”的自律導向機制,加強對直銷市場輿情監測,嚴格管控直銷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
直銷規范發展離不開“強監管、嚴規范”。廣東省市場監管部門建立從生產經營到銷售末端的監管閉環,保證“全鏈條”監管。針對直銷企業生產經營問題,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對直銷企業的飛行檢查,對檢查中發現服務網點建設不規范、廣告用語不規范、信息報備披露不及時不準確等問題督促企業立即整改。針對直銷企業銷售末端出現的違規行為,廣東省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直銷企業經銷商的監管,開展全面核查和“雙隨機”抽查工作,建立經營異常名錄和黑名單管理制度,對直銷企業召開會議、培訓等活動實行備案管理、按比例抽查等監管措施,依法查處直銷違規行為和其他違法行為。
借助信息化技術,廣東省市場監管部門著力實現直銷監管高效化、精準化,讓智慧監管成為高效監管的利器。一方面,依托廣東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直銷企業數字化監管監測平臺”應用系統,建立直銷監管大數據主題庫,實現監管事項全覆蓋、監管數據可共享、監管風險可預警;另一方面,持續開展網絡傳銷和直銷信息專項監測工作,推行“全網智能監測、重點線索分析、線上證據固化、在線數據提取、司法鑒定固證、線下核查處置”六步工作法,提升監管手段和效能。近年來,依托監測手段和強監管措施,廣東省市場監管部門先后發現并查處多件涉直銷企業的違規直銷、虛假宣傳、廣告違法等案件,及時治理行業亂象,規范直銷行業健康發展。
改革先行 護航直銷行業發展
改革不停步,廣東先行先試,勇立潮頭敢為先。
在對直銷行業嚴監管的同時,廣東省市場監管部門發揮直銷模式對促進就業和拉動內需起到的積極作用,在全國率先提出支持直銷行業高質量發展措施,引導直銷行業規范健康發展。
為深入貫徹落實“放管服”改革、優化廣東營商環境、引導直銷行業規范健康發展,廣東省市場監管局聯合省商務廳、省公安廳研究出臺《廣東省關于進一步加強直銷企業監管促進直銷行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對加強直銷企業生產、經營(宣傳)、退換貨、關聯主體監管、線上線下融合、總部建設、監測和檢查機制等方面提出21項措施,既依法高效監管、又服務促進發展,形成良性的直銷市場運行機制和監管機制?!兑庖姟分赋?,堅持“強監管”“促發展”兩手都要硬;鼓勵粵港澳三地直銷行業之間開展合作交流,鼓勵直銷企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積極推進直銷企業總部、研發中心、制造基地建設,增強直銷企業發展動能。
面對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下行壓力,廣東省市場監管部門引導直銷企業加強防疫工作和有序開展復工復產,督促在粵直銷企業疫情防控期間不舉辦會議、培訓等人員聚集活動,加強對營銷人員的教育和管控,嚴禁借疫情炒作產品功效,做好企業內部疫情防控工作,并在復工復產中發揮積極作用。
規范直銷行業健康發展離不開社會共治。廣東省市場監管部門多措并舉營造直銷行業社會監督環境,通過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向社會公眾普及直銷法律法規,建立對直銷企業、直銷員、直銷企業經銷商的社會監督體系,建立重點場所、重點區域的監控機制,與酒店、賓館、會議場所等經營者、管理者簽訂防控協議,落實傳銷、違法直銷動態報告制度,全面加強社會共治。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環境也面臨深刻復雜變化。廣東省市場監管部門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繼續堅持問題導向,綜合多種監管手段推動智慧監管,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完善廣東直銷行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固本強基、實干作為,為直銷監管工作取得新的成績貢獻力量。
- 直銷,直銷企業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31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