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評 | 合規經營,是直銷模式創新的大敵?
近期,今日直聞走訪了華南地區一些直銷企業,這些企業的董事長、總裁、高管除了向我們反饋市場的動態之外,也對行業的發展表達了自己的思考。其中一個話題引起了我們的注意,企業普遍反映,當前行業的整體風氣比權健事件之前有了質的提升,整體都比較規范,“行業比較平靜”,極少再出現重大的直銷企業違法違規案例,但同時也反映,“感覺大家的模式都差不多,新的模式很少”。
為什么模式創新減少了,企業合規經營跟模式創新是沖突的嗎?是嚴格的高壓高頻監管,導致直銷模式創新的空間減少了,還是其他原因,導致直銷企業不再熱衷于模式創新?
“合規”是近年來直銷監管的頭號熱詞
從權健事件和百日行動之后,“合規經營”就被提到了直銷行業監管的突出位置,直銷行業內部也進行了大量的自我整頓。以安利、無限極為代表的直銷企業,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進行自我的合規整頓,無限極連續多年舉行“616規范經營日”,一方面嚴厲整治不規范的經營行為,對于不規范經營和擾亂市場經營秩序的行為,及時嚴肅處理;另一方面加強對經銷商和直銷員的管理與素質提升,還廣泛對各級分公司、基層的經銷商進行合規教育,大量企業對市場制度進行了調整。在各地的監管會議上,“合規經營”頻頻被列入會議的主題內容。一些地方發布了直銷企業合規經營指引的相關文件。可以說,這是行業風氣能夠整肅一新、更加規范的有力措施,大大幫助直銷行業逐漸清掃頭頂上的陰影。
模式創新的土壤有待培育
近兩年,經過市場監管部門的不斷完善,各地逐漸通過分級分類監管、產品備案制,直銷會議報備機制,以及直銷企業約談會、聯席會議等行政手段來加強對直銷的監管。此外,還有越來越嚴格的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體系,消費者權益保護、廣告法等面向直銷企業的監管體系。
此外,還有直銷牌照的消極審批。自從2018年1月最后一張直銷牌照漢德森之后,直銷牌照的大門已經整整關閉了三年半。
行業的環境是內緊,外也緊。
創新需要什么樣的土壤呢?創新需要寬容,開拓進取,鼓勵新思維、新模式的風尚,需要包容的土壤,需要低壓的環境。在合規經營、高壓消極審批的監管環境之下,直銷企業無暇在創新版塊投入太多的精力,特別是謹慎對待仍然依托直銷傳統網體的創新版塊。
外部壓力
在過去很長時間內,直銷是保健食品的主要營銷方式。但是近年來,依靠短視頻、直播、內容營銷平臺種草等,成為了保健食品的重要營銷方式。并且一些創新的功能性食品、功能性化妝品正在利用這種方式,在資本的加持下,快速的進入市場,與直銷展開競爭,這給傳統直銷模式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如諾特蘭德、姿美堂、優洽、WonderLab、Swisse、湯臣倍健、BUFFX等品牌,在年輕人體重管理、美容養顏、提高免疫力等方面都有優勢。而在過去的一年,我國在保健品領域的融資就有近20起,包括BUFFX、Minayo、Hala哈啦、KOOYO等年輕的品牌,他們打著“控卡”“0糖”“年輕范”,精準定位“95后”等策略,對健康產業的傳統競爭者直銷,帶來了一定的沖擊。
直銷企業模式創新突破步入重要關口
從我們了解到的直銷企業動態來看,近兩年,在合規經營的主基調下,如何在這個框架內,尋找到新的模式、新的業務版塊,是當前許多企業普遍思考的問題。除了社交新零售、跨境電商之外,企業還能有哪些新的突破呢?我們也將即時與廣大直銷人分享。
- 直銷,直銷企業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31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