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李錦記&無限極:穿越古今,盡享百年精華
不久前,去北京前門大街逛街,琳瑯滿目的老字號扎堆聚集,看得人眼花繚亂,好不熱鬧。
有朋友說:“別看這些老字號動輒上百年甚至幾百年歷史,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新字號’,只是披上老字號的外衣罷了。”
“這是何解?”我疑惑問道。
朋友告訴我,老字號的關鍵在于“傳承”二字,歷史上有名的老字號以家族形式代代傳承,創造了無數輝煌。后來隨著新舊世界交替,很多老字號逐步掩蓋在歷史的時光中,不少老字號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就已經消失了。
后來公私合營等形式確定后,一批老字號留下了字號,但變更了主體和傳承。改革開放尤其是市場經濟體制確立后,很多斷代老字號紛紛“復活”,不過早已不再是當年老字號。北京瑞蚨祥公司和瑞蚨祥第五代孫孟鋼的商標之爭,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官司持續多年,成為行業關注熱點,可以從一個側面佐證“很多老字號的傳承早已中斷”。
2
真正傳承百年以上的知名老字號還有嗎?
有的,比如李錦記。
2021年9月9日,結束前門大街的“逛吃”之旅后,我又離開北京來到兩廣地區走訪,第一站走進吃貨們最喜愛的李錦記。
通過走訪參觀,我認為李錦記是“真正傳承百年以上的知名老字號”。為什么這么講?有三個要素。
第一,李錦記創辦于1888年,經歷三個世紀,傳承沒有中斷,現在沒有對外融資,更沒有上市計劃,掌舵者是李錦記創始人李錦裳第四代傳人,徹徹底底的家族企業。
第二,雖然李錦記進行了現代化的工藝升級,引入了一批高新技術設備,并且積極擁抱互聯網激活組織活力,但核心的“思利及人”價值觀傳承至今,產品類型依然圍繞廣大消費者生活“有滋有味”展開。
第三,很多區域老字號雖然得到了傳承,但依然停留在小作坊模式,沒有大眾影響力,而李錦記早在多年前就被國家商標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生產的產品有蠔油、醬油、辣椒醬、方便醬及XO醬等220多款,出口到全球100多個國家,可謂家喻戶曉。
3
李錦記在廣東江門新會有一個規模超大的工廠,是李錦記在全球最大的工廠,占地面積1100畝,包括醬油廠、蝦醬廠、芝麻油廠、原料加工廠及包裝車間等多個生產工廠及廠區自建濕地公園。
這個工廠有一間博物館,呈現了李錦記133年的傳承、發展歷程,有圖片文字也有實物陳列,還有沉浸感十足的仿舊商行,更有李錦記現代化發展的成果展示。
步入其中,恍若隔世,恍惚間穿越古今。
移步換景,深感震撼,盡享百年精華。
李錦記能傳承至今,原因當然是多樣的,有對原材料品質的堅持,有家族的精細化管理,還有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
“你咋不上天呢”是一句玩笑之語,李錦記把這句玩笑變成了現實,產品還真上天了。眾所周知,曾幾何時,航天員太空飲食枯燥無味,隨著航天事業大發展,改善航天員飲食成為了迫在眉睫的大事。中國航天員中心為航天員甄選航天食品,條件自然極為苛刻,后來經過慎重考量,中國航天主動找上李錦記,希望李錦記為航天員生產定制調味品,最終,李錦記的五款醬料產品被選入航天員食譜,隨“神九”一起飛天,這也是中國醬料首次進入太空。
此后,中國航天和李錦記的合作成為了常態,包括這一次世人矚目的神十二&核心艙。
這段時間在太空的三位英雄航天員,要想飯吃得香,也離不開李錦記。航天員攜帶的李錦記牙膏狀調味品,就是他們在天上調味用的。
PS:太空失重的環境下,食物怎么能調味呢?這里賣個關子,知道答案的朋友可以微信留言,第一個回答正確的扶你上墻。
4
1992年,李錦記的第三代傳人李文達先生和其兒子李惠森一起,創辦了無限極,開啟了多元化發展道路。
此后經過多年發展,李文達家族身兼“醬料大王”和“直銷大王”兩個名號,李錦記和無限極均成為各自領域的領導者。
現在,無限極是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旗下成員,經過29年的發展,成長為一家從事健康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的現代化大型企業。
無限極的新會工廠,就在李錦記工廠隔壁。看了時間還比較充裕,就一并作了參觀。無限極雖然業務和李錦記不一樣,但也秉承了李錦記“思利及人”的價值觀。顧名思義,思利及人就是做事之前先思考如何有利于我們大家以及鏈條上的參與者,這與我們今天科技巨頭談的“生態共贏”有異曲同工之妙。
走訪中,我了解到無限極在全國有大概六七千家門店,這兩年這家“傳統企業”大力推進數字化建設,比如攜手騰訊智慧零售,探索新商業場景,促進線上線下業務的融合發展。另外,無限極這兩年也明顯注重00后,推出了一系列針對“Z世代”的產品。
5
提到無限極,很多人首先會想到“直銷”二字。的確,早在2007年2月25日,無限極就獲得由商務部批準頒發的直銷經營許可證。
不過,到了今天,互聯網和數字化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破圈成為新時尚,我們很難給企業類別定型,各種類型的企業,銷售模式早已經不拘一格。伊利、百事這樣的企業,你說他們是什么企業?以什么渠道為主銷售產品呢?其實各種渠道都有,關鍵在于哪類型渠道能服務好消費者,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
無限極更是如此,很早就嘗試擁抱互聯網,拓展多元營銷和服務渠道,產品也越來越多元化、科技化。幾年前,無限極還成立了無限極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推出“云易購”,開啟無限極電商業務全新試水。
所以,都已經2021年了,我們也不能把無限極簡單地理解為一家直銷企業。我注意在微信小程序端,無限極也積極布局,享受騰訊智慧零售發展帶來的紅利。
這兩年隨著直播帶貨、私域流量、即時消費等模式興起,又給了李錦記&無限極這種企業更多的挑戰和機遇。如何在新的歷史時期,應用好新渠道、新工具、新模式,提供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健康產品和服務,成為了李錦記&無限極必須要面臨的一道考題。
對此,我們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