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訶:今日白露 | 提醒!養生切記要做好這3防,白露養生攻略請查收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中國人的衣食動養,皆依季候而作,隨歲月流轉。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早晚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分開始凝結,在清晨出現在葉子和地面上,所以稱之為白露。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時節,氣溫迅速下降,早晚溫差進一步增大,暖寒交替之際,最易生病,因此一定要注意養生。
01
白露記住要“三防”
防涼:白露身不露
白露后,天氣轉涼,早晚溫差較大,如果衣著過于單薄或者裸露四肢,極易誘發感冒或導致舊疾復發。
防病:心腦血管病
白露早晚溫差進一步加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根據病情調整用藥,并注意休息,做好保暖工作,避免感冒誘發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抵抗力不佳的中老年人也要注意防護,以免因早晚低溫使外周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防悲:謹防悲秋來襲
白露后,花草樹木開始凋謝,人們易觸景傷情,此時應多與他人溝通交流,保持愉快舒暢的心情。
02
白露養生,要守“三氣”
白露時節秋高氣爽,云淡風輕,此時養生的重點在于為過冬做好身體的儲備。建議大家:白露養生,守三氣,守住身體防病底線。
01
養心氣
文章開始的三防也說了,白露時節的早晚溫差大。對于不穩定型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急性事件來說,太冷太熱都是誘發因素。因此,在白露節氣到來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別注意。
應對法
季節更替時,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有可能需要調整治療方案,這是因為,夏天吃的藥和秋冬吃的藥,在藥量和藥效都有所不同。秋冬天氣轉冷,血管收縮,則需要增加劑量或根據病情換藥,要在醫生指導下更換,同時注意休息,避免感冒誘發急性心腦血管疾病。
#金訶七十味珍珠丸#
——心腦同治,讓您遠離心腦血管疾病
(以上產品為處方藥,上述信息僅供醫學藥學專業人士參考,如有相關病癥,請及時就醫并根據醫生開具的處方購買并遵醫囑服用。)
秋天養心,還要控制情志活動,保持精神情緒的安寧,避免煩擾。如果心情長期處于緊張狀態,會導致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血壓升高,使心理、生理進入惡性循環。
大家要保持愉悅的心情,呼朋引伴到處走走,根據個人喜好,唱歌、跳舞、聊天等等,讓自己心情舒暢、開懷大笑,不僅能夠吸入清氣,呼出濁氣,還能夠加速血液循環,調節人體機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
02
保陽氣
“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就穿棉。”“喝了白露水,蚊子閉了嘴。”這些民間俗語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白露這個節氣的氣候特點——天氣轉涼。
都說“春捂秋凍”,那是處暑時節的時候,溫燥階段陽氣尚足,尤宜斂之。而白露時節,陽氣已較立秋、處暑相對不足。諺語說“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意思是,處暑時還需要天天洗澡去熱,白露以后就不能裸露身體了,以避免著涼。如果這時穿得過于裸露,冷空氣會刺激皮膚,人體因著涼而免疫力下降,無力抵御寒邪,容易出現呼吸道疾病,如發燒、咳嗽、支氣管炎等。因此,此時雖要斂陽,更要護陽!
所以,白露以后,體質虛寒的小伙伴和小朋友、老人,最好貼身穿一件棉質的背心,護住心、腹,也護住肚臍。
應對法
在早晨、晚上外出時要適度增加衣物,做好腰、腹、腳的防風、保暖。特別是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關節炎患者、體質較弱的老人,更要注意隨著氣溫的變化加減衣物。
晚上睡覺不可貪涼,要適度關窗,避免風邪誘發傷風感冒。換上長衣長褲入睡,將薄棉被備在床頭,是十分必要的。
有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等疾病的朋友,季節變化容易讓癥狀出現加重,所以一定注重頭面部的防護,可以根據情況佩戴口罩、防風鏡等防護裝備。
03
潤肺氣
白露天氣仍舊屬燥,易耗傷津液,導致口咽干苦、大便干結、皮膚干裂,有鼻炎、哮喘、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的也很容易復發。
白露以后,秋風漸強,在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干了。秋在臟腑為肺,而肺主皮毛。風燥之邪容易由肌膚、口鼻而入,出現口眼耳鼻干癢、皮膚干燥脫屑的癥狀,嚴重的還會出現鼻腔出血。所以,肺氣還要繼續潤。
應對法
最簡單的就是要多吃些白色食物,能入肺、潤肺,比如銀耳、百合、梨等等。
在增加養陰潤肺食物的同時,建議也適當增加一些酸甜口味食物的攝入(存在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朋友除外),因為酸甘化陰,也可以起到對抗燥邪、緩解癥狀的目的。豬肉、雞肉、梨、荸薺、甘蔗、木耳、蜂蜜、芝麻、玉米、枸杞子、菊花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要注意的是,幾乎所有的養陰潤肺食物或者是藥物,性味都是偏平、偏涼、偏微寒的,對于陰虛火旺引起的癥狀效果頗佳。但是白露以后天氣漸冷,適量食用一些具有補氣行氣、溫中活血的食物,有助于身體機能的改善,能夠達到更好的養陰防燥效果,因此適度溫補不能少。常用的食物有:羊肉、洋蔥、蔥、姜、蒜、肉桂、陳皮、山楂、玫瑰花、蘿卜、當歸、黃芪、三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