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46年了,還有人沒搞懂區塊鏈?
隨著近期國家對“虛擬貨幣”的監管政策加強,“虛擬貨幣”、“區塊鏈”這些字眼也不斷映入大家眼簾。
在我國,虛擬貨幣交易早已被明令禁止,對挖礦、炒幣等行為也已重拳出擊。與此同時,區塊鏈在中國卻發展的蒸蒸日上,已然成了賦能實體經濟與公共服務的“數字基礎設施”,其戰略地位不言自明。
因為虛擬貨幣和區塊鏈幾乎是同時出來的東西,關系異常緊密。但很顯然,國家對這兩者的態度是截然相反的。而對于這兩者,拋開任何一個去講另外一個都不容易理解。
區塊鏈是技術 虛擬貨幣是應用
長久以來,經常有人將“區塊鏈”與“虛擬貨幣”畫等號。
這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雖然區塊鏈技術自上世紀90年代便已經被提出,但直至2008年比特幣(虛擬貨幣)的誕生,才將區塊鏈帶到大眾面前。而隨著比特幣的大火,區塊鏈技術才被大眾所熟知。
事實上,虛擬貨幣就是區塊鏈的一個產物,而區塊鏈技術可以應用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打個比方,區塊鏈就像二十年前的電子商務。二十年前,誰也不知道電子商務是什么,就像現在不知道區塊鏈一樣。那么比特幣就像淘寶網,所以比特幣就是區塊鏈技術的具體應用。
所以,不管是什么人來解釋區塊鏈,都無法繞過比特幣,這就像你要介紹汽車的歷史,就繞不開卡爾·本茨;要介紹飛機的歷史,就繞不開萊特兄弟一樣。
著名市場營銷研究專家王義教授稱,在全世界范圍,虛擬幣的市場也在迎來一次巨變,不少國家和相關部門都開始對虛擬幣展開調查和約束。目前虛擬貨幣、區塊鏈正處于熱點時期,有些違法分子趁虛而入進行洗錢、詐騙等違法活動,這些都成為了不少國家出手管控的理由。現在很多的資金盤打著區塊鏈的旗號來圈錢,其實都是項目方在人為操作數據,沒有用到去中心化的方式。所以很多的幣,是在給區塊鏈技術抹黑,會讓一些想要初步了解區塊鏈的人望而卻步。所以我們在了解事物時需要更加全面,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
那么,應該怎樣去理解區塊鏈呢?簡單地用一句話來形容,區塊鏈就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散式數據庫。
去“中心化”和“分散式數據庫”要怎么理解呢?可以用一個叫外賣的例子來解釋。
首先是“中心化”,在叫外賣的時候我們通常會打開美團,然后聯系商家、付款、配送。如果去“中心化”的話,我們可以忽略美團這個中間商,直接和商家進行驗證交易,再也沒有中心,或者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中心。
“分散式數據庫”怎么理解呢?
美團這個中間商儲存了我們所有的數據,如果以后叫外賣這個服務應用了區塊鏈技術,我們每個人的區塊就是一個數據庫,每個人的數據庫上都有商家和用戶的全部信息,每個數據庫都可以更新信息,這就是分散式數據庫。
區塊鏈的火爆程度一點不亞于當時O2O、AR、AI, 連某養雞場都開始應用區塊鏈,各種機構更是層出不窮。
從存在即合理的理論來看,如果區塊鏈只是支撐了幾個幣而已,那么區塊鏈完全不會到現在的火熱程度。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近半年來,虛擬貨幣市場連遭重擊。
三大協會公告要求,加強對涉虛擬貨幣交易的賬戶和資金監測,及時采取暫停相關賬戶交易、注銷相關賬戶等措施,并將問題線索報告相關部門。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會議也明確提出,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 隨后,某高院判定投資或交易虛擬貨幣的行為不受法律保護,虛擬幣交易所關鍵詞在網絡中也疑似被封禁,虛擬貨幣市場正遭遇著前所未有的打擊。 不過,國家在打擊虛擬貨幣的同時,卻在大力支持區塊鏈技術。
6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表示國家將大力推動區塊鏈技術的發展。
如今,區塊鏈已被納入新基建范圍,國內多地正紛紛加大發展力度。
小C在采訪云界網絡創始人兼CEO楊林科時,他說到:我們還是一如既往的看好區塊鏈技術能夠為人類帶來的變化,希望能夠盡快做到真正有落地應用的項目,真正為社會帶來價值的項目。在一系列國家戰略布局與政策支持的推動下, IPFS將會是繼比特幣之后區塊鏈的又一重大創新,我們也加入了IPFS分布式存儲賽道,致力于布局好整個項目的生態。IPFS的價值目前是被低估的,作為區塊鏈行業甚至是Web3.0的基礎設施,不僅對于行業本身,對社會也會產生較大的實際應用價值。技術目前還在早期發展階段,市場魚龍混雜,作為消費者要小心區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隨著應用普及和社會認知度的提高,區塊鏈將逐漸向社會各領域滲透。比如區塊鏈已經初步應用于公證防偽、預測市場、版權保護、溯源防偽、醫療行業等領域。
品吃企業管理合伙企業董事長趙然子表示,目前來看,區塊鏈技術幾乎可以運用到各行各業。以前在互聯網發表信息時沒有授信,無法確定信息的真偽,以后的互聯網會出現一個授信的過程,以及強大的存儲、調取信息能力,可以對各種信息進行記錄。當你任何時候需要證明時,之前的記錄就會產生價值,這將會是未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任何有價值的事物產生、發展都是需要時間去證明的,也包括區塊鏈。特別是在民生領域的運用也許會更容易達成,比如食品溯源,給每個食品都辦理“身份證”,既能夠保護食品安全,又可以給人民提供一個檢查的通道,讓他們更加放心,所以區塊鏈技術爆火的趨勢是必然的。
總之,人對未來的預測都跳脫不開當前條件的限制。
比如說二十年前,我們也不會想到現在的網絡購物、電子商務會發展到這種地步,在五年前4G時代沒有來臨的時候,我們也不會想到短視頻和直播帶貨在如今是風生水起。區塊鏈這個技術能對未來有多大影響,又會帶來哪些商業模式、生活方式上的改變,或許也需要幾年的時間去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