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落入“傳銷”陷阱警方奮力營救
傳銷與直銷有著本質的區別,有些不法分子,打著直銷的幌子,進行“傳銷”行騙。
他們非法組織“傳銷”人員,利用平臺社交軟件,男音轉變女音,加上Q群或者微信群進行情感交流,以交友聊天形式進行多次情感投入,當倆人聊到一定的程度時,女方便提出見見面,而大學生張某感到盼望已久的會面終于等到了,張某絲毫沒有察覺到這是毀掉人生,毀掉一切得黑陷阱。使他更沒有想到是,這次會面將一去無回,落入萬丈深淵。
所謂的‘女友’很熱情地在網聊中邀請張某到某某城市見面,張某按照女友指定的城市在火車站下了車,下車后馬上與“女友”聯系,約定在出站口見面“女友”帶著一些彪形大漢,圍到男生中間,確認張某身份后,前呼后擁領出站,把男生推倒一輛面包車,急駛而去、
當男生上車時,幾個陌生人用布蒙上了張某人的眼。幾個人帶著轉了好幾道彎,便來到一間即潮濕又散發著臭味的破屋里。這里便是“傳銷”窩點,屋里共有二十多人,中間大多人都是學生。他們五人分成一組,不讓隨便出去,封閉式管理,相互監督,組長看誰不順眼報告后,就遭到一頓毒打,受盡一切折磨,然后,硬讓男生給家里打電話要錢,先交1700元的加入費,再要培訓費3萬到5萬元,若不按指定的賬號或支付寶打入馬上拳打腳踢,受到非人的待遇。
在“傳銷窩點”里失去了與家庭、學校的聯系。而家里也在恐慌、害怕、擔心中,無數次的等待音訊,心被撕裂,無奈下報了警。
報警后,警方根據報警人的描述,快速組成專案組,緊急召開案情分析會,專案組分兩路,一路是沿途巡查線索,另一路根據監聽,手機定位,用科技手段尋查。通過同學、家長、老師的走訪和出走的方向,通過專案組進一步地肯定,學生已經落入“傳銷”窩點。通過十幾天的排查,毫無所獲。但公安干警始終沒有松懈對案件的查詢,干警們清楚地知道,一天不破案,學生就會多一天危險。家長多一份擔心害怕,想到身挑社會重擔,要有擔當,讓學生早日脫離苦海,每當廣大干警想到這里時,就信心百倍,不破此案絕不收兵。
于是,干警們利用各個渠道,排查到給家長要錢的電話,通過監聽、測試到這個電話是A市B區。干警們又奔赴A市B區進行排查,通過當地警方的配合,終于找到“傳銷”窩點,把20余人的詐騙團伙抓捕歸案,解救出了大學生,使學生回歸了家庭,還給了社會一片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