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貸網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立案偵查,曾計劃2022年良性清退
P2P清零后,網貸存量風險處置工作力度仍然不減。
5月31日,成都市公安局錦江區分局發布警情通報稱,近日依法對上海易貸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立案偵查。2021年5月24日,公安機關對涉嫌犯罪的該公司實際控制人任某某、法定代表人李某等11名嫌疑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易貸網涉嫌非吸被查
NEWS
“成都前幾年,不管住宅、寫字樓的電梯還是地鐵、公交站臺,它的廣告常常是這個:張嫂,張哥還在辦貸款哇,張哥早就在易貸網找到貸款了,找貸款就到易貸網,6677-6677(一定要用四川成都話念)。所以說,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今日上午,成都市公安局錦江區分局發布警情通報之后,“易貸網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查”沖上熱搜,有網友這樣評論道。
“貸款張哥”是這次案件的主角——易貸網廣告中的虛擬人物,此前,該廣告在成都廣播電臺持續放送:“張哥,最近在忙啥子呢?”由于對白直接夸張,備受聽眾吐槽。
企查查信息顯示,上海易貸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冊資本1億元。股東包括成都點擊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寧波保稅區載富通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寧波軟銀天維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重慶擊氪企業管理事務所(有限合伙),分別持股36%、30%、20%、14%。
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司法信息顯示,該公司涉及多條法律糾紛,法律風險近600條,其中裁判文書150余件,案由涉及財產損害賠償糾紛、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委托理財合同糾紛等。
此前,上海易貸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已申請多個軟件著作權,包括易貸微理財移動應用軟件微信端、寶寶錢包移動應用軟件PC端、宜貸網運營系統等。
公開資料顯示,易貸網于2014年1月1日正式上線,由上海易貸網金融信服有限公司獨立運營。2016年9月26日,易貸網宣布平臺品牌戰略升級為宜貸網。平臺升級后,仍由上海易貸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獨立運營。
曾計劃2022年良性清退
NEWS
新浪潮記者注意到,2018年12月29日,宜貸網曾發布良性退出公告,表示將在2022年底之前完成本金兌付。彼時,該平臺交易總額高達889億余元,借貸余額超過41億元,利息余額超過11億元,借貸未結清筆數19496筆,涉及出借人3.23萬人。
然而,兩年后,宜貸網2022年良性清退計劃化為泡影。
2020年12月31日,宜貸網CEO馮濤通過官微發布了“致平臺出借人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表示,宜貸網退出業務至此已滿2年時間,平臺和助貸公司累計催收回款已有13億元,但“未達到期望值,深表抱歉”。彼時,他在信中解釋稱,2020年整體大環境的變化,包括疫情影響、部分借款人經營狀況惡化、還款意愿下降、惡意逃廢債、不能上門催收、法訴執行受阻等,造成了催收工作面臨很多困難,幾乎半年的時間處于停滯狀態。另一方面,通過兩年的催收,質量較好的債權逐步回款,剩余的逾期債權比重明顯增大,必須通過法訴執行來解決回款的問題,但是法訴執行需要司法部門大力支持,并且需要較長的時間。
今年5月10日,宜貸網發布公告稱,正接受相關部門調查處理,暫停兌付工作。就在此前4月28日,該平臺還曾公告表示,受行業大環境影響,結合目前催收兌付情況,以及第三方充分考慮諸多外界因素和自身資金情況,平臺決定自5月1日起關閉轉讓、募集、一資性兌付等相關退出功能,相關功能關閉后將不再開啟。
易貸網出借人監察委員會的公開信顯示,易貸網的清退方式往往是使用極低價格收割出借人債權本金,3折轉讓債權的形式轉讓實現降低人數,造成出借人本金的巨大損失;此外,易貸網還涉及通過注冊大量空殼公司在宜貸網平臺發布虛假借款項目,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