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國貨丨同仁堂:用王牌產品和領軍人才鑄就中醫藥國際化典范
從“北京的同仁堂”到“中國的同仁堂”,再到“世界的同仁堂”,同仁堂一直在書寫自己的傳奇。如今,同仁堂已在五大洲28個國家和地區設立經營服務終端,鑄就中醫藥國際化的典范,這背后,王牌產品和中醫藥人才功不可沒。
其中,同仁堂股份和多家醫院就坤寶丸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的臨床研究顯示,用藥4周后,總有效率達到95.48%;同仁堂股份還擁有一批包括炮制人才在內的人才隊伍,他們在堅守著中醫藥技藝的傳承與創新。
品牌產品:坤寶丸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療效顯著
作為中醫藥企業里的老字號,同仁堂手握一批王牌產品,坤寶丸便是其中之一。
對于更年期,中西醫都有著自己的見解。西醫概念中,更年期是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到最后消失的一個過渡時期,以絕經的表現最為突出,絕經年齡因人而異,一般在45歲-52歲之間。
中醫則將婦女在絕經前后出現的烘熱面赤,進而汗出、精神倦怠、煩躁易怒等癥狀稱為“經斷前后諸證”,又稱“經絕前后諸證”。
中醫認為,這些癥狀的出現與絕經前后的生理特點有密切關系,女性在49歲前后,腎氣由盛漸衰,天癸由少漸至衰竭,沖任二脈氣血也隨之減少。在此生理轉折時期,受內外環境的影響,易導致腎陰陽失調而發病。中醫講究辨證施治,根據臨床表現的不同,絕經前后諸證大致分為腎陰虛型,腎陽虛型與陰陽兩虛型。
坤寶丸是針對女性絕經前后諸癥(更年期綜合征)肝腎陰虛證的中成藥,曾榮獲國家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獎》(1986、1987)。
同仁堂股份和多家醫院對坤寶丸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進行臨床研究結果表明,用藥4周后,中醫證候療效顯著,愈顯率為65.48%,總有效率達到95.48%。
煩躁易怒、少寐健忘兩單項癥狀得到明顯改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與此同時,安全性檢測未見毒副作用,無不良反應發生。
同仁堂集團旗下的王牌產品不止于此,旗下擁有36個生產基地、110多條現代化生產線,可生產六大類、20多個劑型、2600多種藥品和保健食品。其中,安宮牛黃丸、同仁牛黃清心丸、同仁烏雞白鳳丸等一大批名藥家喻戶曉。
在這背后,是同仁堂幾百年來的積淀與傳承。同仁堂品牌始創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的同仁堂,自1723年起(清雍正元年)為清宮供御藥,歷經八代皇帝長達188年;1949年新中國成立,同仁堂獲得新生;1992年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公司組建并于2001年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1997年旗下同仁堂股份在上海上交所上市。
當前,同仁堂集團堅持以中醫中藥為主攻方向,形成了以制藥工業為核心,以健康養生、醫療養老、商業零售、國際藥業為支撐的五大板塊,構建了集種植(養殖)、制造、銷售、醫療、康養、研發于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鏈條。
與此同時,同仁堂集團目前已在五大洲28個國家和地區設立經營服務終端,實現了從“北京的同仁堂”、“中國的同仁堂”向“世界的同仁堂”的跨越。
品牌人才:中藥材炮制人才曾獲得首都勞動獎章
中藥材質量是影響中藥質量的關鍵因素,在中藥生產和制作進入工業化生產的同時,同仁堂股份也在堅守著“配方獨特 選料上乘 工藝精湛 療效顯著”的16字方針,在藥材鑒別、炮制等環節,一批手工藝人在守護著中藥制作的每一道工序,同仁堂股份前處理分廠生產科副科長呂建媛便是其中之一。
呂建媛是“首都勞動獎章”獲得者,也是“大賽冠軍”、“黨員模范”,她還是一名中藥材炮制人才。
從篩簸攘拿到蒸炒炙煅,中藥材炮制技藝差不多有20道工序、50多種加工方法,炮制人員不僅每天要搬運成百上千斤的藥材,工作環境也頗為特殊,有些藥材需要在寒冬酷暑進行炮制……這些都阻擋不了呂建媛對中藥材炮制的向往與熱愛。
于是,三九天藥材趁著冰碴切絲,三伏天里趁著濕熱勁發酵制曲,呂建媛在中藥炮制崗位上一干就是近二十年,從來不覺得辛苦,“我反而覺得幸福,因為可以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業。而且,當年跟著老師傅們學習的時候,他們的工作環境更艱苦,沒有現在的現代化廠區,沒有現代化設備,車間里沒有空調,而且多在露天環境下工作,寒冬酷暑依然堅持著。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炮制出合格的藥材才是最重要的。”
付出會有收獲,如今的呂建媛已經成長為一名專業的技術人才,在2016年舉行的北京市第四屆職業技能大賽暨第十七屆北京市工業和信息化職業技能競賽中藥炮制與配制工大賽上,呂建媛一路過關斬將,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今年,她還成為北京市總工會頒發的“首都勞動獎章”的獲得者。
從老一輩那里學到的炮制技術,呂建媛也在堅持傳承下去。在廠里開設的師徒班,呂建媛又擔起帶徒弟的重任,5名年輕人拜她為師,開始系統地學習中藥材炮制技藝。她授課時會對中藥材的來源、產地、采收加工等進行多維度的講解、分析。
呂建媛說:“我要教會他們的不僅是炮制技藝,更重要的是我要把老一輩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傳遞給他們,把同仁堂‘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古訓、‘修合無人見 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識深深刻在他們心里、時刻謹記。這些都是當年我的師傅們言傳身教傳給我的,我也有責任把它們傳給我的徒弟們。”
呂建媛還是一名黨員,她常說,只有這樣才對得起每日佩戴在身上的黨徽、穿在身上的“堂徽”,這兩個徽章是她一生的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