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度中國大健康行業十大消費“黑榜”事件出爐
關注就是力量,參與就是監督。
由21世紀經濟報道、21新健康研究院聯合發起——《2020-2021年度中國大健康行業十大消費“黑榜”事件》評選活動正式結束。經由21世紀經濟報道官方微博、21財經app、21新健康公眾號等平臺網友的投票,最終產生了“2020-2021年度中國大健康行業十大消費‘黑榜’事件”(投票截至3月15日10時,具體名單詳見下文)。
希望通過此次評選活動,讓更多人關注健康消費安全,共同守護健康消費底線,推動企業合法合規經營,用高品質服務或產品迎接全民消費升級新時代。
醫療健康消費無小事,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在國家深入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路上,健康消費安全要警鐘長鳴,沒有每個人的健康,就沒有全民健康,更沒有全民小康。作為“健康中國”的建設重要主體之一,廣大企業只有真正以消費者為中心,把人民的健康安全放在首位,才能行穩致遠,才能引領“健康美好生活”新時代。
2020-2021年度中國大健康行業
十大消費“黑榜”事件?
1、女嬰使用抑菌霜后變“大頭娃娃”
2021年1月7日,B站博主 老爸測評魏文鋒曝光稱,有家長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后,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1月17日,漳州市衛健委確認兩款“歐艾抑菌霜”含有氯倍他索丙酸酯。1月18日,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并對相關嫌疑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2、食用油抽檢出致癌物超標
2021年1月15日,廣西發布的首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顯示,食用油的抽檢中,有兩個批次的酸價和苯并芘存在超標,其中一個批次的山茶油中,致癌物苯并[a]芘超標20多倍,達到248μg/kg。隨后不久,黑龍江省市場監管局抽檢顯示,標稱哈爾濱市沃金康糧油貿易有限公司生產的“沃金康”壓榨大豆油(規格型號:5L/桶)(生產日期:2020/3/9)檢出過氧化值、苯并(a)芘均超標2倍多。
3、醫生艾芬自曝在愛爾眼科術后右眼近乎失明
2020年12月30日,抗疫醫生愛芬自曝在愛爾眼科醫院接受手術后視網膜脫落,引發網絡熱議。12月31日晚,武漢愛爾眼科發布聲明稱,艾芬醫生右眼為高度近視并發性白內障,視網膜脫離與其白內障手術無直接關聯。2021年1月5日,武漢市武昌區醫調委介入調解愛爾眼科和艾芬之間的糾紛,雙方至今仍未達成和解。
4、固體飲料冒充奶粉致兒童患“佝僂病”
2020年5月,據湖南經視報道,郴州市多名兒童家長反映孩子出現了濕疹、拍頭、頭骨畸形等生長發育滯后癥狀。經媒體調查發現,這些患兒均確診為“佝僂病”,且都食用了一款名為“倍氨敏”的“特醫奶粉”。實際上,這款“奶粉”是一種固體飲料,并不具有特醫奶粉資質。
5、不法分子用生理鹽水制假疫苗5.8萬支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披露:孔某、喬某等人制造并銷售假新冠疫苗約5.8萬支,獲利約1800萬元。初步查明,二人購買預灌封注射器,用生理鹽水制造假新冠疫苗。11月27日,公安機關發現孔某等人的犯罪線索,決定立案偵查,并于當天將攜贓款出逃的孔某、喬某抓獲,隨后相繼抓獲殷某等人。
6、沈陽一月子會所新生兒集體感染肺炎
2021年2月初,網傳“遼寧沈陽一月子會所14名新生兒感染肺炎,部分重癥患兒使用呼吸機搶救”。據家長稱,涉事月子中心不僅隱瞞消息,疑似還存在奶粉勺、口水巾混用等管理不規范的情況。2月6日,沈陽市皇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稱,經調查,鑫享悅時光母嬰護理中心部分嬰兒感染肺炎情況屬實,患病嬰兒均已送至醫院進行診治。目前,鑫享悅時光母嬰護理中心已暫停營業。
7、李佳琦直播帶貨的美容儀涉虛假宣傳、安全隱患
從2020年9月至今,“直播一哥”李佳琦帶貨的品牌美容儀相繼曝出問題,“李佳琦所售美容儀涉嫌虛假宣傳”、“網紅美容儀致燙傷”等多個話題先后登上微博熱搜。2020年雙十一期間,TriPollar初普美容儀經李佳琦直播間銷售,在一小時內創造過億元的GMV,刷新了美容儀的銷售紀錄。
8、廣州出現“涼茶添加非法西藥”
2020年7月,據媒體報道,廣州市番禺區監管部門在轄區內涼茶鋪隨機抽查的40份取樣中,檢測發現15份樣品不同程度含有對乙酰氨基酚、氯苯那敏、布洛芬、馬來酸氯苯那敏、甲硝唑等西藥成分,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法規定。根據檢測結果,警方依法查處了11家非法添加西藥的涼茶商家。
9、石家莊一隔離點被褥枕頭塞進黑心棉
2021年2月5日,有網友發視頻稱,石家莊志愿者拆開隔離點的被褥枕頭發現,里面全是黑心棉和各種廢料。2月6日,石家莊藁城區公安局會同藁城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一舉查獲了位于石家莊市新華區某村的無證照制、售劣質棉被、枕頭的窩點。初步查明,該窩點經營者是河南商水縣人李某某,藁城區公安機關已對李某某和另一名涉嫌該案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某采取了強制措施。
10、網紅“不老藥“NMN存在夸大功效等行為
2021年1月19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方面向媒體證實,該局已印發《關于排查違法經營“不老藥”的函》,明確在我國境內煙酰胺單核酸(NMN)不能作為食品進行生產和經營,并要求對相關經營者進行全面排查。文件指出,“不老藥”的主要成分為煙酰胺單核酸(NMN)或以此為原料生產,個別以壓片糖果等普通形式存在,主要宣傳“抗衰逆齡、修復DNA、預防老年癡呆”等作用。目前,NMN在我國未獲得藥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劑和新食品原料許可,即在我國境內,NMN不能作為食品進行生產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