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大健康――2021年2月化妝品、醫美大事記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
2021年2月,醫美、化妝品行業有很多“大事”發生――可食用玻尿酸被列為保健食品原料、2020年唇部彩妝線上銷量同比下滑4%、愛茉莉太平洋2020年凈利大跌9成、資生堂98億轉讓10個品牌、10%醫美企業曾受到行政處罰......中國經濟網對2月份發生在化妝品、醫美領域的相關政策、行業數據、公司熱點等內容進行梳理,回眸過去一個月來,化妝品、醫美行業發生了哪些大事。
政策動態
可食用玻尿酸被列為保健食品原料
國家衛健委發布公告,將透明質酸鈉(即“玻尿酸”)列為新食品原料,允許在普通食品中添加。
衛健委將透明質酸鈉的使用范圍擴大為乳及乳制品、飲料類、酒類、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以及糖果,冷凍飲品。而上一次關于透明質酸鈉在食品中的應用規定出臺是在2008年,透明質酸鈉被批準為新資源食品,使用范圍為保健食品原料。
生產、銷售非法添加有害物質的嬰幼兒化妝品將被列為嚴重違法失信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對外公布《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按照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嚴重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拒不履行法定義務且嚴重影響行政機關公信力這三種情形,明確列出了符合“嚴重違法失信”行為表現。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行為包括八種行為,包括生產、銷售非法添加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嬰幼兒和兒童化妝品。
《征求意見稿》對于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列入情形,制訂了嚴格而明確的標準,即原則上均為違反市場監管法律、行政法規,受到行政處罰、行政決定且性質惡劣、情節嚴重、社會危害較大的情形。對于缺乏法律法規依據的,不得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原則上均為市場監管各業務領域嚴重違法失信情形,一般違法失信情形不納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
廣東:化妝品質量問題最高可罰貨值30倍
2月22日,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發布《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適用規則》的通知,對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的行政處罰原則進行了更加詳細的細化和規范。在附則中,對化妝品四種行政處罰的裁量標準、裁量因素做了具體說明。其中,無證生產或使用禁用原料生產化妝品的從重處罰金額,最多可處貨值金額25.5到30倍罰款。
浙江:義烏率先提出建設日韓進口“藥妝”中心
2月23日,浙江省義烏市人民政府發布了關于印發《義烏市加快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到2021年建成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內的進口市場、培育全國最大的進口輕奢展銷基地、建設日韓進口“藥妝”中心、設立市內、機場免稅店等系列措施。
行業數據
2020年眼部護理線上同比增長32%
維恩咨詢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眼部護理線上(包括天貓、京東、聚美、國美、當當、蘇寧、亞馬遜,唯品會平臺)總銷售額為105.06億元,同比2019年增長32%,總銷量為6566萬件,成交均價160元。
在2020年眼部護理網絡零售排行榜中,丸美以417萬件的銷量力壓巴黎歐萊雅、雅詩蘭黛和蘭蔻,成為年度銷量冠軍。但在銷售額排名中,雅詩蘭黛、蘭蔻和巴黎歐萊雅排名前三,丸美居第四。
銷售量排名TOP20品牌中有12個國貨品牌,分別是丸美、可貝爾、美康粉黛、仁和、梵西、LiLiA、形象美、水密碼、WIS、御泥坊、醫格、歐詩漫。其中大多數品牌都在抖音通過刷屏式營銷和低價吸引了大量消費者。
2020年唇部彩妝線上銷量同比下滑4%
維恩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國內口紅唇膏線上總銷售額為102.94億元,同比2019年下滑4%,成交均價133元,總銷量為7711萬件。
2020年口紅唇膏網絡零售銷售量TOP20品牌榜單,本土品牌占得七席,分別為完美日記、卡姿蘭、花西子、稚優泉、珂拉琪、滋色、美康粉黛,其中完美日記以957萬件的銷量奪得2020年唇部彩妝網絡零售量TOP1,卡姿蘭以339萬件的銷量在本土品牌中位列第二,榜單中位列第四。
行業熱點
青島“大頭娃娃”所使用抑菌膏確含激素
繼江蘇連云港“大頭娃娃”使用含激素抑菌霜,涉事廠家被查處后,山東青島一名三個月大的男嬰疑因使用江西宜春市一廠生產的抑菌膏后變“大頭娃娃”事件,經相關部門調查檢測,確認“江西樟樹抑菌膏事件”中的涉事企業江西真潤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生產的七草兩葉抑菌膏非法添加了丙酸氯倍他索,檢測含量達到24.08微克/克;白色粉末原料為丙酸氯倍他索,濃度達到92%。
當地擬依法對其處沒收違法所得34800元,處貨值10倍罰款,共計罰沒477450元,并由原發證部門吊銷消毒產品衛生許可證。
10%醫美企業受過行政處罰
2月7日,天眼查發布《顏值升級避坑指南》顯示,我國目前有超過3.5萬家醫美相關企業,近5年相關企業平均增速高達26%。在3.5萬家醫美相關企業中,超3600家曾受到過行政處罰,其中30%的企業行政處罰數量達到3條及以上。
在醫美相關企業超6200條行政處罰中,近2000條涉及“發布虛假廣告、虛假宣傳”等相關內容。另外也有超200條處罰內容涉及“診療活動超出登記范圍”,超140條涉及“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
15批次化妝品1月未準入境
海關總署公布了2021年1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據統計,2021年1月全國海關檢出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并未準入境化妝品15批次,涉及康綺墨麗、塔莉卡、庭潤、艾歐碼、蒂詩品牌的精華液、睫毛增長液、眼霜、沐浴?喱、面膜等產品,不合格原因主要是菌落總數超標、超過保質期、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砷超標。
公司動態
化妝品營收下降22% 花王推出消費品重組計劃
2月3日,日本花王集團發布2020財年財報:花王集團2020年凈銷售額同比下降8%,凈收入同比下降14.8%。2020年花王化妝品業務銷售額較上年度下降22.4%。集團已啟動了從2021年度至2025年度、為期五年計劃。自2021年1月1日起,花王集團對其消費品業務進行了重組,建立美容護理用品事業、健康護理用品事業、衣物洗滌及家居清潔事業。
資生堂98億轉讓10個品牌 包括UNO、fino、水之密語、可悠然等
2月3日,資生堂集團發布消息證實此前“轉讓個人護理業務”的傳言,官宣將全球個人護理業務,以16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8億)轉讓給私募基金CVC Asia Pacific Limited及其關聯方。此次交易的將是集團旗下吾諾(UNO)、珊珂(SENKA)、絲蓓綺(TSUBAKI)、AG DEO24、海帆(SEA BREEZE)、瑪馨妮(MA CHERIE)、惠潤(SUPER MILD)、fino、可悠然(KUYURA)和水之密語(AQUAIR)等10大品牌。
資生堂2020年凈利跌八成
2月9日,資生堂集團發布了2020年度財報:2020年,資生堂集團銷售額為9208.88億日元,同比下滑18.6%;營業利潤為149.63億日元,同比大跌86.9%;歸母凈利潤則出現了116.6億日元的虧損。
愛茉莉太平洋2020年凈利大跌9成
韓國美妝巨頭愛茉莉太平洋集團發布其2020年第四季度財報。報告顯示,受全球疫情影響,愛茉莉太平洋集團收入大幅下滑。第四季度營收下滑13.3%。2020年全年,集團總營收同比下滑20.6%;實現營業利潤同比下滑66.6%。除此之外,集團綜合凈利潤同比下滑90.2%。
2020年,愛茉莉太平洋業績創近年最低,中國市場成為數不多的亮點,中國電商銷售增長超過90%,雪花秀于去年雙十一邁入億元俱樂部。
科蒂2021財年二季度虧2.5億元 營收同比下滑18%
科蒂公司公布了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2021財政年度第二季度的財報:科蒂本季持續經營業務營收同比下降18%至14.156億美元,凈虧損398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56億元),威娜資產剝離于11月30日結束,為科蒂帶來29億美元的總收益。至此,上半財年下滑18%至25.397億美元。
據了解,科蒂在中國市場中實體店和電商的高端美妝銷售表現持續強勁,尤其是Gucci和Burberry高端彩妝銷售表現尤為出色。在這一季中,Burberry彩妝銷售增長48%,Gucci彩妝增長則超過了400%。
歐萊雅五年來首次出現銷售額下降 2020年同比下降4.1%
2月12日,歐萊雅集團發布了2020年度報告:2020年全年,歐萊雅集團銷售額279.9億歐元,同比下降4.1%。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歐萊雅集團五年來首次出現銷售額下降。
在亞太市場,歐萊雅2020年全年營收規模達到98億歐元,在所有地區中收入占比最高。并且,亞太地區是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市場。其中,中國大陸勁增27%。
創爾生物提交注冊 科創板或迎“膠原蛋白第一股”
上交所官網顯示,廣州創爾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發行上市已于2月20日提交注冊,若其成功上市后,將成為科創板膠原蛋白第一股。
創爾生物在招股書中提到,其主營業務收入由膠原產品和非膠原產品的收入構成,膠原產品是公司營收的絕對主力,占營收比例約9成。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今年上半年度,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 80.57%、83.76%、83.51%和82.51%。
創爾生物旗有醫用敷料品牌“創福康”和以生物護膚品為主的化妝品品牌“創爾美”兩大品牌,均已在天貓、京東等第三方電商平臺開設品牌旗艦店。
雅詩蘭黛增持The Ordinary母公司DECIE,成為大股東
2月23日,雅詩蘭黛集團發布公告,決定對加拿大平價護膚品牌The Ordinary母公司DECIEM的持股比例由29%增至76%(第一階段),并在三年后收購后者的全部股份(第二階段)。據悉,第一階段交易將在今年7月前完成,屆時,雅詩蘭黛將一次性支付64億元,而DECIEM的估值將升至142億元。
Becca品牌今年9月關停
2月24日,雅詩蘭黛旗下彩妝品牌Becca Cosmetics宣布:受疫情影響,品牌將在今年9月關停。該品牌產品月光寶石、香檳泡泡等小飛碟高光、水散粉已被很多中國消費者所熟知。
康恩貝旗下子公司珍視明進軍化妝品行業
2月25日,知名藥企浙江康恩貝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公告,其控股 80%的子公司江西珍視明藥業有限公司收到江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化妝品生產許可證》,許可項目為:一般液態單元(護膚水類)(含眼部用護膚類)。
此次獲得《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珍視明便擁有了自主研發生產化妝品的資質。目前珍視明在售的眼健康系列產品僅有眼部護理液和部分眼膜為自主生產,其他全部為代工產品。
薇諾娜母公司創業板IPO注冊獲批
2月25日,證監會發布消息稱,同意云南貝泰妮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貝泰妮”)創業板IPO注冊,該批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深圳證券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并陸續刊登招股文件。
威王、超威母公司3月10日掛牌上市
2月26日,立白控股的朝云集團有限公司赴港上市又有進一步進展。港交所披露的文件顯示,朝云集團于2月26日-3月3日招股,股票代碼為06601,并將于3月10日在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