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健被查的“另類隱情”?
導語:
2020年1月8日,由丁香醫生一篇自媒體推文而引發全國持續關注的權健事件,歷時一年后終于迎來了它的結局——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法院對被告單位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及被告人束昱輝等12人組織、領導傳銷活動一案依法公開宣判,認定被告單位權健公司及被告人束昱輝等12人均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被告人束昱輝當庭表示認罪服法。
直銷邦訊 作為中國直銷行業的一個標志性事件,權健的被查,除了公眾所熟知的夸大虛假宣傳、涉傳,是否還有別的原因呢?
根據權健總部所在地——天津市武清區的一位熟知內情的觀察人士說,權健落得如此下場,其實還歸咎于它自身的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動了國家的“奶酪”。權健的稅收貢獻與它所創造的營業收入是不匹配的,甚至可以說是有很大差距的。
資料(《第一財經》百家號在2018年12月26日所發的《2017年納稅3500元 權健集團稱連續3年直銷業績內資第一》一文)顯示,根據權健自行公示的2017年年報,其2017年營業總收入是0元,利潤總額和凈利潤數額一樣為6952.82萬元,納稅總額則是0.35萬元,從業人數是1個人。2016年度報告顯示其資產總額54582.6萬元,凈利潤-96.19萬元,納稅總額則是-96.19萬元。
但權健官網介紹稱,自2015年起,權健集團連續三年蟬聯中國直銷企業業績排行榜內資企業第一名。根據直銷邦此前幾年對各直銷企業業績的統計情況來看,權健從2014年開始業績就已經過百億,在2016年更高達201億。
業績過百億,納稅卻只有3500元,甚至是負的?那錢都到哪去了?
都用來給老板買私人直升機高調炫富、冠名足球俱樂部、對外搞各種慈善沽名釣譽去了……
所以,當一個企業嚴重偷稅漏稅,連最基本的對社會的稅收貢獻都沒有盡到的時候,它的問題遲早會暴露出來,勢必會遭到整治。
第二個問題,動了地方的“奶酪”。據這位知情人透露,權健要把總部搬離天津武清,搬到束昱輝的老家蘇北鹽城去,這就等于將權健在天津武清的總部空心化了。對于長期發展重心都在這里的權健來說,當地政府給予了它不少支持,可以說權健是依托著這片土地成長起來的。一旦權健要搬離,當地就會少一個納稅大戶。
從2016年的GDP全國排名第5,僅次于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到現在跌出全國前十(根據2020年前三季度城市GDP排名統計,天津排名十一),天津近幾年經濟增速下滑,面臨著經濟下行壓力。
該知情人士說,大概十年前,同樣在天津,也有另一家拿牌直銷公司——天獅,想將公司總部從天津搬到上海青浦去。但是后來當地政府“發話”后,天獅就迅速地把發展重心從上海撤回了天津,并且一直依法足額繳稅,所以天獅現在仍得以保全。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政府不應該干預企業搬遷的問題。但站在政府的立場來說,防止納稅大戶外流,這也無可厚非。因為地方政府承擔著經濟發展的壓力,如果每個企業都像權健一樣,享受完當地所給予的政策支持,消耗掉當地的一些資源,就拍拍屁股走了,無疑是對地方的不負責。
當地擔心的不是一個“權健”走了,而是后續會有無數個“權健”的存在。
丁香醫生一篇文章只是導火索,權健倒塌的真正原因,是它知法犯法,所以政府“拋棄”了它。在地方扶持下發展起來的企業,做大以后,卻偷稅漏稅,沒有依法履行稅收責任,這樣的企業必然會走向末路。
權健的倒塌,給所有拿牌直銷企業都敲響了警鐘:在遵紀守法搞經營的基礎上,企業要想保全自身且發展得好,還要重視社會貢獻這一方面,一定要與當地建立共贏共生的關系。企業在享受地方給予的支持的同時,要急地方所需、急國家所需、急社會所需,只有成為社會的企業,才能得到社會的支持。如果只是做一條“寄生蟲”,盡干些偷稅漏稅、高調炫富、沽名釣譽的“勾當”,無疑是給自己(企業)找了一條不歸路。
這值得所有直銷企業引以為戒,不然,行業離第二個權健事件的發生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