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琳凱|美容儀買不?“浪姐”告訴你發光靠什么
作為“浪姐”阿朵的鐵桿粉絲,我自然不會錯過她難得的綜藝亮相。
最近她做客了一檔綜藝訪談節目《發光的姐姐》,追星的同時,節目里出現的玫琳凱私人美容顧問憑借手上的高科技儀器也引起了我的興趣:只需輕輕一碰,就能夠實時從7個維度來呈現阿朵的皮膚狀態。
當下,美容儀是越來越火了。雙十一馬上到來,或許你的購物車里已經加購了最新款的美容儀,但是它們到底值不值得買?咱們今天來好好聊一聊。
科技美容有多火?美容儀都賣瘋了!
伴隨著科技發展,越來越多高科技開始和美容行業進行“跨界聯合”。在護膚、整形之后,科技美容已然成為了現在最流行的變美方式,熱瑪吉、FOTONA 4D等等已經成了很多愛美女士們聚會時討論的高頻詞匯。
除了越來越多美容院、醫美診所開始引入這類來頭不小的大型美容儀器,還有通過專業研發,有一定針對性作用的家用美容儀器開始受到熱捧。
這類家用儀器往往可以針對肌膚問題進行改善,包括痘痘、細紋、黑眼圈等等,條條擊中小仙女們的痛點,尤其是看過達人們分享的“馬上見效”視頻,小仙女們表示,很難抑制下單的沖動。
根據媒體公布的消息,僅僅在今年1、2月份,家用美容儀銷售額同比就增長了174%、198%。數據說話,愛美的女孩們都是在用真金白銀表達著對家用美容儀的喜愛。
美容儀科技含量幾何?交了“智商稅”,只能怪自己!
那么這些儀器真的有效嗎?我們來翻翻說明書。
超聲波導入、紅藍光照射、EMS UP、RF多組雙極射頻……這些名詞有沒有看暈你?但其實要搞清楚美容儀的科技含量并不難。從產品功能分,美容儀有清潔、嫩膚、抗老、溶脂、等幾大類。如果以工作原理來分類,則有微電流、激光、射頻、超聲波和LED等形式。
不同工作機制,作用皮膚深度不同,使用方法也各異。有些美容儀產品甚至是院線大型美容機器的“微縮”版——即采用同樣的科學作用原理,但縮小了機器體積、調低了能量或功率,讓它符合家用標準。
但是,很多小仙女并沒有先花心思去研究其中的門道,再根據自己的實際狀況來選擇產品,只是看哪款儀器風大就蜂擁而上先買回來。然而在短暫的新鮮期過后,往往就會開始將它們遺忘在角落。功能單一的洗臉儀可能使用頻次還會相對更高一些,導入儀、射頻儀功能雖多,但使用起來時間比較長,體積也較大,收納拿取也需要時間,被束之高閣是常事。
但要知道的是,科技雖好,但無論是操作手法還是使用頻次都會影響科技美容最終呈現的效果。我們常常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有小仙女氣急敗壞地發出repo,說自己買了某某美容儀覺得“一點用沒有”,其實,很多時候都和使用方法不當,或者無法堅持使用有關。
一旦達不到理想預期,美容儀就會被扣上“智商稅”的帽子。殊不知,讓美容儀變成“智商稅”的,正是你自己。
科技美容,歸根到底要看科技在誰手中
這或許也能解釋,為什么家用美容儀總沒有院線的效果來的好?一方面是機器的功率大小使然,另一方面,便是人工操作的差異。
我們推崇科技的同時,必須不能忽視人工經驗和手法在美容行業所能起到的作用。他們往往受過一定周期的專業訓練,并且遇到過相對多的案例,能夠從中獲取一些經驗性知識,在面對一些突發狀況時能進行更好的處理。
同樣的道理,即便是開篇提到的玫琳凱私人美容顧問同款的“大眼睛”AI肌膚測試儀,在我們的手上來操作使用,很可能會得到完全不同的測試結果——別看她僅僅是輕輕一碰,但在測試對象臉上選擇合適的區域、正確閱讀機器實時出具的測試報告,再到根據報告量身推薦美麗方案,都需要豐富專業知識的積累和科學的手法培訓,這或許也是#姐姐都愛私人美容顧問#的原因。
歸根到底,科技雖好,亦需專業操作和專業人士指引,才能選擇到合適的來助力美麗。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未來或許還將有更多“黑科技”大跨步進入美容行業。人們對美的需求是沒有時效的,科技加持讓美麗延續成為可能,專業的玫琳凱私人美容顧問讓美麗加分不迷路,希望愛美的女士都能通過私人美容顧問的指導,選擇到適合自己的方式繼續美麗,繼續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