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世界傳統醫藥日:弘揚養生文化造福人類健康
2020年10月22日是第30個世界傳統醫藥日。1991年10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在北京召開國際傳統醫藥大會。會議一致通過了以“人類健康需要傳統醫藥”為主題的北京宣言,并建議每年的10月22日為世界傳統醫藥日。設立世界傳統醫藥日這樣一個國際日,不僅是表達對世界各地傳統醫藥文化應有的尊重,而且體現了我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對生命健康的重視和關懷。
中醫藥文化
為維護人類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西漢至今,中國歷史上至少發生過350次以上的瘟疫流行,因為中醫藥的重要貢獻,中華民族轉危為安并不斷增強免疫力。在與疫病斗爭的實踐中,中醫藥防疫理論體系和治療方法逐步形成和完善?!饵S帝內經》《傷寒雜病論》《溫病條辨》《溫熱經緯》《神農本草經》等眾多古代典籍,形成了較完善的疫病防治理論和技術體系。中醫學對于疫病有許多先進的理念和防治方法。
新中國成立后,中醫藥在治療乙腦、麻風、結核、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非典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特別是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藥學家屠呦呦發明的治療瘧疾的青蒿素,更是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的生命,成為中醫藥獻給世界的禮物,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肯定。
中醫藥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重要作用
本次新冠疫情防治過程中,中國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充分發揮中醫藥治未病、辨證施治、多靶點干預的獨特優勢,對輕癥患者實施中醫藥早介入早使用;對重癥和危重癥患者實行中西醫結合;對醫學觀察發熱病人和密切接觸者服用中藥提高免疫力;對出院患者實施中醫康復方案,形成了覆蓋醫學觀察期、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恢復期發病全過程的中醫診療規范和技術方案。
篩選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顆粒、血必凈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湯、化濕敗毒方、宣肺敗毒方等“三藥三方”為代表的針對不同類型新冠肺炎的治療中成藥和方藥,臨床療效確切,有效降低了發病率、轉重率、病亡率,促進了核酸轉陰,提高了治愈率,加快了恢復期康復。被證明有效的中醫藥方案對于抗擊疫情和維護全人類健康安全,都將發揮積極和重要的作用。
保健品
對優化人體免疫力的重要作用
通過大量的案例我們可以發現,在對抗病毒的過程中,人體的免疫力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古中醫就有寓醫于食,藥食同源的說法,通過日常飲食改善自身的免疫功能,藥食同源的中草藥是行之有效的途徑。
和治友德公司全球健康推廣顧問、國醫大師張大寧教授表示,很多保健食品的中草藥原料具有增強免疫力的功能,例如蟲草,可補腎益肺、不熱不燥、陰陽并補、偏于平性,普遍適用于普通人群。在各種疫情期間,蟲草(蟲草菌絲體)等相關的營養保健食品就可以起到“輔助正氣”的作用。例如靈芝,《神農本草經》中將靈芝列為上品,調氣血,和陰陽,平補五臟,扶助正氣。通過保健品補足正氣,不僅提升免疫力,預防疫癘的發生,而且可以提高人體的整體健康素質,進而提升生命質量。
中成藥及保健品
迎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近年來,中醫針灸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本草綱目》和《黃帝內經》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成立中醫藥技術委員會(ISO/TC249),并陸續制定頒布45項中醫藥國際標準。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有103個會員國認可使用針灸,其中29個設立了傳統醫學的法律法規,18個將針灸納入醫療保險體系。以中醫藥為代表的傳統醫學首次納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疾病分類代碼(ICD-11),中醫藥成為國際醫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社會認同感越來越高。
疫情危機一定意義上也是一次人們重新認識生命健康意義的被動“科普”,健康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中成藥和保健品也將迎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2007年,和治友德健康事業起步于俄羅斯市場,歷經十三年的穩健快速發展,成為一家集研制、生產、銷售健康護理養生產品于一體的生物高科技企業,業務橫跨大健康產業、電子商務、生物科技研發、教育培訓等諸多領域,輻射全球多個海外國家和地區。
和治友德秉承“弘揚養生文化、造福人類健康”的企業使命,經過不斷摸索與創新,結合西方營養學和中醫養生理念,以現代生命科學成果為依據,建立并踐行“飲食養生、行為養生、心理養生”三大養生學說,為全球用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專業的服務和廣闊的事業平臺,為全球千萬個家庭的主流消費者帶來綠色、科技、健康、時尚的品質生活。
- 和治友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20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