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起“頭寸管理”傳銷案被立案調查:“澤恩社區”如何炒作虛擬幣?
近兩年,在社交電商傳銷蔓延的同時,各種虛擬貨幣、代幣類傳銷也開始泛濫。2019年,江蘇鹽城警方先后破獲了“WoToken”、“PT”、“plustoken”三起重大虛擬貨幣類傳銷案件,危害面之廣讓人咋舌,更可怕的是,這三起虛擬幣傳銷案涉案金額巨大。
近期,蘇州市公安局發布《關于“澤恩社區”涉嫌組織領導傳銷犯罪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據該《通告》顯示,“澤恩頭寸管理社區”(以下簡稱“澤恩社區”)張某等人因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已被我市公安機關立案調查。
值得注意的是,“澤恩社區”張某等人以炒作虛擬幣幣值為名,以充值數萬元不等作為參與投資門檻,并設立“等級提成”制度,引誘社員不斷發展下線,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此外,“澤恩社區”理事及以上層級人員,于2020年10月1日之前主動至蘇州市公安局相城分局經偵大隊投案并如實供述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何為“頭寸管理”?
據悉,虛擬貨幣的“頭寸管理”,又叫“貨幣刷單”。簡單的說就是通過刷單的方式幫助發幣方提高虛擬貨幣的活躍度,以及交易量,提升虛擬貨幣的價格。按照“頭寸管理”傳銷組織的解釋是“社員以個人頭寸眾籌報團的形式建群,以群為單位聽從發幣方或交易所的指令,指令是以調頭寸進行頭寸管理,從而提高虛擬貨幣的活躍度,以及交易量,以此不斷吸引外圍眾多的投資者建倉投資。”
據介紹,參與者僅需要一部智能手機,下載三個軟件,完成注冊實名認證,即可在數字貨幣交易所開戶,投入幾千元到數萬元不等的費用。然后賬戶持有者聽發幣方的指令買賣虛擬貨幣。“頭寸管理”傳銷組織承諾,參與者按照發幣方的指令每個月就可以賺到10%到20%不等的高額回報。
據相關人士透露:“類似‘頭寸管理’這樣的刷單騙局,近年來層出疊現,而所謂保本刷單模式,其本質上都是龐氏騙局,在去年之前,市面上就曾出現過不少的刷單交易所,比較知名的有ETF交易所、qbtc的火牛計劃、exx的火炬計劃等。”
中新觀察注意到,此前一家名為“九九社區”與“頭寸管理”操作手法如出一轍。據悉,“九九社區”在交易時使用的是AZURE交易所,據知情人士透露,AZURE交易所前身發行過平臺幣凱撒幣(CAC),搞私募、花錢買礦機忽悠投資者挖幣,而這些所謂的刷單、聯合坐莊的模式都是通過群主建群,然后其他人通過指揮統一去購買他們所說的某個幣,然后放在手上幾天,再進行交易賺取差價。如今“九九社區”現已被立案調查,創始人已經被刑拘,上下級領導都已相繼失聯。
通過以上海報可以看出,頭寸管理與傳統刷單差不多,但是頭寸管理里面加入了市值維護這個概念。據相關人士透露:“市值維護這種事情,本身是不需要人為參與的,被割過的韭菜們都知道自己不是在跟真人交易,而是跟市值機器人博弈。項目方的想法、策略大多數都是通過機器人下單完成的,少數情況下會手動操作,因為機器人的操作速度要比人高出太多倍,并且成本要比手動低了好多倍。”
多地公安部門發布防騙預警
中新觀察注意到,對于“頭寸管理”,微信公眾號“桂林警訊”已明確指出:頭寸管理所謂的“只需要動動手指頭,四天就發一次工資,收益在10%-20%之間,躺在家里玩玩手機就能賺錢的工作”,只不過是一起以數字貨幣為幌子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行為。近幾年以來,桂林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已經偵破多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其中就有LCC幣(影視文化數字幣)、PTO柏拉圖原始幣等以數字貨幣為誘餌的案件,要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只會有陷阱,希望廣大群眾能夠擦亮眼睛,不要被蠅頭小利蒙騙。
無獨有偶,“桐城公安”在7月1日也已通過其官方公眾號發布了《緊急提醒:關于數字貨幣頭寸管理重大風險提醒》。該風險提醒表示,近期,桐城市公安局在工作中發現,有市民組織或參與數字貨幣頭寸管理多層級團隊,在虛擬貨幣交易平臺投資。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6月15日,央行貨幣金銀局官網發布《關于冒用人民銀行名義發行或推廣數字貨幣的風險提示》。央行提示稱,近期個別企業冒用我行名義,將相關數字產品冠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發行”,或是謊稱央行發行數字貨幣推廣團隊,企圖欺騙公眾,借機牟取暴利。央行在風險提示中強調,我行尚未發行法定數字貨幣,也未授權任何機構和企業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無推廣團隊。目前市場上所謂“數字貨幣”均非法定數字貨幣。所以頭寸管理所說的數字貨幣發幣方無從談起,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不可能經過批準。
對于虛擬貨幣傳銷等相關案件進展,中新觀察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