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戶解凍之后:“遠特喜牛APP”另一家公司再被凍結100萬元
近日,中新觀察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注意到一則題為《(2020)湘0723財保96號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與重慶華旦天通信技術合伙企業其他行政裁定書》(以下簡稱:《其他行政裁定書》)。
重慶華旦天通信公司被凍結100萬元
據該《其他行政裁定書》顯示,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查處成都環語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涉嫌組織、策劃傳銷一案中,發現該公司利用被申請人重慶華旦天通信技術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銀行賬戶收取、轉移資金,為防止被申請人轉移或隱匿涉案的違法資金,申請人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于2020年7月9日向本院申請對被申請人重慶華旦天通信技術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在金融機構使用的相關銀行賬戶上的資金予以凍結。
經審查,本院認為申請人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財產保全申請符合法律規定,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五十九條,依照國務院《禁止傳銷條例》十四條第一款第八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的規定》第一條第一款之規定,裁定如下:
凍結被申請人重慶華旦天通信技術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在金融機構的存款100萬元。
保全申請費5000元由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負擔。本裁定立即開始執行。
據天眼查APP顯示,重慶華旦天通信技術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成立于2019年9月20日,注冊資本為500萬元,樊峻杉擔任法人,持股80%,王善德持股20%。
成都環語光通信公司被凍結2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新觀察在中國裁判文書網發現還有一則題為《(2020)湘0723財保88號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與成都環語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其他行政裁定書》(以下簡稱:《其他行政裁定書》)
據該《其他行政裁定書》顯示,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查處成都環語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涉嫌組織、策劃傳銷一案中,發現該公司的銀行賬戶收取轉移資金,為防止被申請人轉移或隱匿涉案的違法資金,申請人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于2020年6月29日向本院申請對被申請人成都環語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在金融機構使用的相關銀行賬戶上的資金予以凍結。
經審查,本院認為申請人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財產保全申請符合法律規定,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五十九條,依照國務院《禁止傳銷條例》十四條第一款第八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的規定》第一條第一款之規定,裁定如下:
凍結被申請人成都環語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在金融機構的存款200萬元。
保全申請費5000元由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負擔。本裁定立即開始執行。
據天眼查APP顯示,成都環語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曾用名:遠特時空(成都)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8年9月27日,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該公司法人是樊峻杉,持股60%,羅朝琴持股40%。
更名“遠特行牛APP”
網傳不實報道是“無稽之談”
據中國網財經報道,遠特時空(成都)通信技術有限公司2018年成立后,曾推出一款名為“喜牛APP”的移動客戶端軟件(軟件著作權登記日期為2019年1月),該公司同時還對外宣稱是“工信部授權的電信增值業務提供商,于2014年獲得工信部虛擬運營商牌照并發布移動轉售業務品牌,致力于打造獨特的移動通信多業務云端運營商”。
公開報道顯示,“喜牛APP”宣稱自己是“由遠特(北京)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耗資100萬元打造的互聯網合創共享移動平臺,一個有持續收益的項目”,是一個能讓加盟者“努力一陣子,躺賺一輩子”的好項目,是“全國僅有能掙錢的電話卡”。
據報道,“喜牛APP”在運營過程中,利用遠特(北京)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虛擬運營商”的身份,對虛擬電話卡業務進行“拉人頭”、“分等級”、“團隊計酬”等涉傳模式的營銷,將會員(代理加盟商)等級分為“商戶”、“推廣門店”、“運營中心”和“戰略合作”四級,而對每個等級的要求都是“拉人頭”以獲得“人頭費”和“返傭”。
面對質疑,成都環語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于8月底回復稱,網傳文章內容不符合事實。據相關負責人稱,2020年6月29日,因被人惡意舉報,環語光銀行賬戶被湖南澧縣人民法院凍結并進行調查,在調查過程中,澧縣法院認為環語光不構成傳銷違法行為,做出(2020)湘0723執保187號《執行裁定書》,于2020年8月21日解除了對于環語光銀行賬戶的凍結。
此外,環語光負責人提到遠特喜牛APP早在2020年5月就在合作伙伴的要求下更名為“遠特行牛APP”,而文章提出“遠特喜牛APP”的說法更是在沒有進行基礎調查和核實情況下的無稽之談。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成都環語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既然表示8月21日解除對于環語光銀行賬戶的凍結。那么,同一個法人的重慶華旦天通信技術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為何又會被澧縣凍結賬戶呢?”
對此,中新觀察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