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特喜牛APP”環語光通信公司涉嫌傳銷被法院凍結銀行賬戶借虛擬運營商牌照“拉人頭”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日前發布的一則《行政裁定書》顯示,成都環語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環語光通信公司”)因“涉嫌組織、策劃傳銷”,被湖南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為防止環語光通信公司轉移或隱匿涉案的違法資金,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并向法院申請對環語光通信公司在金融機構使用的相關銀行賬戶上的資金予以凍結。澧縣人民法院支持了市場監管部門的申請,判決凍結環語光通信公司在金融機構的存款200萬元。
天眼查顯示,環語光通信公司曾用名“遠特時空(成都)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8年9月27日,注冊資本1000萬元,持股60%的大股東樊峻杉擔任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持股40%的二股東羅朝琴擔任監事。2020年6月8日,該企業由“遠特時空(成都)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更名為“成都環語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據了解,遠特時空(成都)通信技術有限公司2018年成立后,曾推出一款名為“喜牛APP”的移動客戶端軟件(軟件著作權登記日期為2019年1月),該公司同時還對外宣稱是“工信部授權的電信增值業務提供商,于2014年獲得工信部虛擬運營商牌照并發布移動轉售業務品牌,致力于打造獨特的移動通信多業務云端運營商”。
此次環語光通信公司“涉嫌組織、策劃傳銷”被市場監管部門查處,據悉正是因為在運營“喜牛APP”過程中,出現了“拉人頭、多層級返傭、團隊計酬”等違反《禁止傳銷條例》的行為。
事實上,真正獲得工信部頒發“虛擬運營商”牌照的是另一家名為“遠特(北京)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的企業,公開信息顯示,2018年遠特時空(成都)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成立并推出“喜牛APP”后,曾宣稱與遠特(北京)通信技術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
天眼查顯示,遠特(北京)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19日,實繳資本3000萬元,該公司由北京遠通華易科技集團有限公司100%控股。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經理原為王磊,2020年4月15日,該公司進行了人員調整,王磊卸去所有職務,由張恩祥接任,公司監事也由成濤變更為車新奕。此外,公司原有8家分支機構,目前除湖南省的長沙遠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外,其余7家均被注銷。
公開報道顯示,“喜牛APP”宣稱自己是“由遠特(北京)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耗資100萬元打造的互聯網合創共享移動平臺,一個有持續收益的項目”,是一個能讓加盟者“努力一陣子,躺賺一輩子”的好項目,是“全國僅有能掙錢的電話卡”。
據報道,“喜牛APP”在運營過程中,利用遠特(北京)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虛擬運營商”的身份,對虛擬電話卡業務進行“拉人頭”、“分等級”、“團隊計酬”等涉傳模式的營銷,將會員(代理加盟商)等級分為“商戶”、“推廣門店”、“運營中心”和“戰略合作”四級,而對每個等級的要求都是“拉人頭”以獲得“人頭費”和“返傭”(具體分等級返傭金及團隊計酬模式,參見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