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健康產業正處在黃金十年的新起點
“我非常看好大健康產業,這是一個永遠陽光、永不落日的產業。十年以后,這個產業將超過房地產、汽車,成為中國最大的產業之一。”8月22日,1藥網聯合創始人兼執行董事長于剛在醫療大健康產業戰略發展論壇暨新滬商醫療大健康產業聯盟成立儀式上如此感慨。
2020年,一場全球性的新冠肺炎疫情襲來,國家在公共衛生領域投入了巨額資金,大健康領域隨之迎來新變革。于剛在現場表示,這次疫情之后,醫療大健康迎來最好的黃金時代和爆發期,很多創業者希望能夠抓住大健康產業發展的機遇。產業聯盟的平臺方式可以為上下游賦能,尤其是依托頭部企業和資本的力量,幫助創業者獲取資源、知識、資本。
1藥網聯合創始人兼執行董事長于剛在活動現場發言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大健康產業迎來黃金十年
中國大健康產業正處在黃金十年的新起點。《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超過16萬億元。與此同時,科學技術推動醫療大健康產業的2.0時代已經到來,傳統醫療產業正面臨一次顛覆式變革。
澤璟制藥董事長盛澤林在現場談起了過去三十多年中國醫藥行業的變化。他說,近年來國家醫療衛生總費用逐年增加,2019年達到5.8萬億元,而醫藥費用在總費用中的占比超過30%。
他指出,在這期間,我國制藥工業也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1978年以后,原料藥進入國際市場;1998年以后,跨國企業的藥品進入中國市場,中國仿制藥也開始發展。2010年以后,我國仿制藥的質量開始進一步提高,創新藥開始進入真正的發展舞臺。
“中國創新藥在過去十幾年發展非常迅速。2009年以后,我們逐漸進入了創新藥的階段,從仿創逐年到現在自主創新、新產品引進,以及參與國際合作,這些模式非常靈活,在全球未來創新藥的研制中一定有我們中國的創新藥企業。”盛澤林對中國創新藥的未來非常有信心。
源星資本董事長兼管理合伙人卓福民在會議現場表示,新冠疫情催生的資本投資熱點中,生物技術、醫療健康超過IT互聯網排在第一位。“這是一個拐點,以前從來沒有過。過去生物醫藥、醫療健康排在第五、第六位差不多,現在居然排在第一位。我們過去叫‘無互聯網不VC’,現在是‘無健康不VC’。”
創新藥:新賽道下的機遇和挑戰
隨著藥品集采進入常態化,國內仿制藥市場已經由銷售驅動轉向成本驅動和市場準入驅動。在此背景下,國內的創新藥市場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復星醫藥聯席董事長姚方認為,對傳統藥企來說,醫藥的大賽道是新機遇,更多也是新挑戰。“你必須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一致性評價也是這個概念,以前一個品種好多家,一致性評價刷掉一批,這段時間真正的醫藥企業日子確實不好過,頭部企業享受到了一個集聚的效應,規模化上去了,但是被淘汰掉的(也有)很多。”
“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創新藥研發在近十年發展非常迅速。然而目前來說,絕大多數的創新藥都還是快速的仿創,是跟著別人進行研發。這種產品策略容易出現一個問題——較大的同類產品競爭和扎堆現象。”盛澤林表示,一個創新藥,從靶點的鑒別到臨床研究和上市后的研究,整個過程需要十年左右的時間,資金投入往往以億計,且其成功率小于1%。在歐美,創新藥一般來說主要是指原創,或者同類最佳的藥物研發。
盛澤林表示,創新藥的研發是一個高風險、高投入的漫長歷程,但可以給患者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益處。中國未來的醫藥市場,50%以上會逐漸轉化成創新藥。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
姚方在現場也提到,未來中國市場創新藥、原研藥的銷售占比將有所提升,企業會逐步聚焦到創新藥的生產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