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老人被騙 借炒普洱茶吸金上億元
董事長李興華
![直銷專業網,普洱茶,鴻如,非法集資](http://www.cdsp.com.cn/userfiles/2(719).jpg)
不少老人到云南鴻如杭州分公司打聽消息
號稱要打造“中國普洱茶航母”的云南鴻如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興華和公司13名骨干,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1.27億元被杭州警方逮捕。其中李興華還涉嫌抽逃出資罪。6月22日,本報推出《“中國普洱茶航母夢”折戟杭州幕后》報道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連日來,不斷有受害者聯系本報記者,他們迫切想知道,“鴻如”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公司,自己投入的巨額資金能否要回來,被警方查扣的茶葉是否會得到妥善的保管?
昨日下午,杭州警方全面通報了依法查處李興華等人特大非法集資案的情況,在還原了一個真實的“鴻如”的同時,著重介紹了受害者關注的善后問題。
公司骨干不少有犯罪前科
集資款被大量瓜分揮霍
據初步調查,該非法集資團伙的骨干多數是長期無固定職業的人,且基本上從未從事過茶葉經營,有幾名成員曾參與過非法傳銷活動,有的還有多次犯罪前科。
犯罪嫌疑人李興華,云南鴻如、杭州鴻如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原是云南省宜良縣永豐小學教師,1990年離職經商后一直沒有穩定的工作,2007年6月成立云南鴻如茶業有限公司后主要從事非法集資活動。
犯罪嫌疑人董某某,云南鴻如茶業有限公司總裁,曾因賭博罪、幫助銷毀證據罪、行賄罪等多次被昆明法院判刑,還曾因涉嫌合同詐騙罪被重慶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其還經常使用假軍官證進行不法活動。
犯罪嫌疑人班某某,拱墅分公司經理,曾因搶劫罪被成都法院判刑7年。
犯罪嫌疑人蘭某,杭州公司經理,胡某某,杭州公司經理,曾在新疆從事過推銷墓地買賣的集資活動。
犯罪嫌疑人向某某,曾在已被公安部依法打擊處理的安徽太島集團傳銷案中從事過傳銷活動。
警方調查發現,鴻如公司名下的6名財務人員,也均無從業資質,基本都是初中以下文化,以前多在農村務農。
據初步核查,李興華等人自2007年8月以來,在杭州非法集資達1.27億元,涉及投資人員近千人。
現有證據反映這些集資款項的主要去向為:一是按照所謂業務提成比例由公司高管、分公司的經理、業務經理、業務員瓜分,如2010年8月至2011年4月,杭州公司經理蘭某分得提成124萬元、蕭山分公司經理馮某分得提成224萬元、下城分公司經理向某某分得提成款200萬元;二是用于大手筆消費和揮霍,如用于買別墅、買豪華轎車、租住豪華公寓等,僅公司一個月報銷的機票費就達40多萬元;三是用于公司的虛假形象包裝,據李興華等人交代,近一年來,僅交給董某某去搞所謂“公關”的費用、開支、報酬就達3000萬元;四是少量款項用于支付利息、購買茶葉。
由于鴻如公司管理混亂,財務工作不規范,資金被隨意提現、使用和報銷的情況經常存在,一些資金去向不明。
杭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今年4月,杭州警方陸續接到群眾舉報及相關部門線索反映,稱云南鴻如茶葉有限公司,在杭州一些賓館接連召開“投資推介會”,并許以高額年投資回報率誘騙老年人投資普洱茶購銷,進行非法集資活動。
“包下賓館會議室后,他們不讓賓館服務員在場,全部換上自己人,而且推介會只允許老年人參加,如果有年輕人來,他們會派專人進行盯梢。”辦案人員說,警方調查發現,李興華等人以鴻如公司名義,近年來通過推介會、上街拉客發放消費贈券等途徑,向老年人大肆宣傳普洱茶升值概念,并承諾三年期滿返本付息,每年返息不低于16%,誘導老年人與其簽訂普洱茶購買合同和代銷包銷合同,非法集資已達數千萬元。
5月4日,杭州警方依法立案偵查。立案后,警方獲悉,李興華等團伙骨干成員集聚在杭州某山莊連續幾天召開“投資轉股”非法集資推介活動。5月11日,警方在工商部門的配合下,對該活動場所和其位于下城、西湖、拱墅、蕭山分公司及在杭的茶葉倉庫進行了查處,并抓獲李興華及胡某某、蘭某等團伙主要骨干成員14名。
警方同時對一些涉案證物依法予以扣押、查封,并在云南、深圳等地扣押、凍結了公司及犯罪嫌疑人的相關資產。
6月16日,經杭州市人民檢察院批準,杭州警方對李興華等14名犯罪嫌疑人執行逮捕。
案件偵破后,公安部劉金國副部長專門做出批示,充分肯定杭州市公安機關消除了一大社會安全隱患。
“投資推介會”只允許老年人參加
杭州警方偵查發現,李興華所宣稱的很多東西都是子虛烏有。
比如,云南鴻如茶業有限公司成立時注冊資金標明1000萬元。事實上,李興華是向中介公司借資注冊,公司成立不到一個月,就將全部注冊資本抽逃。
李興華2010年10月設立的杭州鴻如茶葉有限公司,下設下城、拱墅、上城等分公司,其注冊資本100萬元也是通過中介公司墊資完成驗資注冊,公司成立后注冊資本又被抽逃。
據李興華本人交代,他就是為了進行非法集資活動才注冊成立上述公司的,公司一直沒有正常的經營活動。
鴻如公司曾向集資群眾宣傳,其在云南雙江投資20多億元。警方調查后確認,實際上該公司只投入200多萬元搞了一個前期準備和奠基儀式;鴻如公司曾向集資群眾宣稱,其與一家國際投資公司簽訂了一筆超億元的普洱茶購銷協議,這份合同是假的;李興華宣稱其在香港注冊的公司注冊資金為10億港幣,事實上僅花了3萬元委托深圳一家中介公司代為注冊的,也是空殼公司。
李興華等人為了使投資者相信,在杭租用倉庫,購買存放了一批低質廉價茶葉作為道具。據警方調查,李興華等人3年來用于購買普洱茶的全部款項,僅為受害者集資款的十分之一。
李興華等人在前期非法集資的資金在今年5月開始陸續到期,需要還本付息,但公司早無償付能力,也不想償付,李興華等人為防止事情敗露,于2010年底開始策劃“投資轉股”騙局,宣稱香港鴻如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將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誘騙投資者與其簽訂股份轉讓協議。
事實上,香港鴻如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也是一家空殼公司,根本不可能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李興華還宣稱自己獲得由“中國公益事業聯合會”與“中國愛心工程委員會”聯合頒發的“中國十大公益成就獎”,經查,在民政部合法注冊登記的全國社會性組織中,均無上述兩個組織。
公司全是“空殼”,李興華承認非法集資
至于受害者關心自己的投入能否要回來,被警方查扣的茶葉是否會得到妥善的保管,警方表示將加大偵查力度,抓緊查清全案犯罪事實,進一步查明各犯罪嫌疑人在非法集資活動中的地位、作用,同時對可能涉嫌犯罪的其他人員進一步展開偵查。
警方特別強調,將全力追繳涉案財物和資金,杭州警方將繼續依法查封、凍結涉案公司和犯罪嫌疑人個人資產,最大限度地為投資者減少經濟損失。對于被查封的160多噸普洱茶,警方表示,目前已按“鴻如”公司原來的儲藏方式進行保存,并請專業的茶葉行業專家進行評估。
警方目前仍在進行投資者的登記、詢問工作。杭州上當受騙者,年齡最小的50多歲,最大的超過90歲,大部分是七八十歲的老年人,被吸走數額最小的1萬余元,最多的達300余萬元。
據現有資料,杭州市被騙的中老年人近千人,目前已有400余人到公安經偵部門登記、提供證據并接受調查,很多老人因不想讓家人知道沒有前去登記。
警方通過本報呼吁,請尚未到公安經偵部門登記的中老年群眾,盡快攜帶相關的投資資料、憑證到所在地公安分局經偵大隊登記,以維護自己的利益。
警方透露,杭州市檢察院對李興華等人的批捕理由是“涉嫌利用普洱茶變相吸收公眾存款1.27億余元”,而批捕僅僅是徹查李興華等人炒作普洱茶收藏升值非法集資案的開始,至于李興華等人是否構成詐騙,或集資詐騙,警方將進一步搜集證據材料后確定。
近千老人被騙
前去登記的不到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