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深挖涉傳線索 嚴打傳銷行為
記者從黑龍江省市場監管局獲悉,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間,深挖涉傳線索,嚴打傳銷行為,做到防疫打傳兩不誤, 營造良好的規范直銷打擊傳銷的社會氛圍。
近年來,黑龍江省市場監管局按照“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打防結合、綜合治理”的總體要求,認真開展打擊傳銷綜合治理(平安建設)工作。今年疫情期間,黑龍江省市場監管局專門下發通知,規范直銷企業經營行為,嚴禁借疫情宣傳炒作、將產品功能與疫情防控、病毒防治等掛鉤,進行夸大或虛假宣傳,堅決守住“不涉傳”“不虛假宣傳”兩條底線。
建立和完善綜合考評體系。黑龍江省市場監管局與省公安廳共同制定了打擊傳銷綜治工作(平安建設)考核評價標準,各市(地)結合實際制定考核辦法。為鞏固工作成果,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今年6月,省市場監管局和省公安廳聯合下發通知,進一步安排部署綜治工作。
建立和完善“部門配合+區域聯動”機制。哈爾濱、雙鴨山等地建立了市場監管局、綜治辦、金融辦、公安局等部門參加的會商和聯絡人制度;大慶市打擊傳銷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向全市互聯網企業發出倡議,合力打造無傳銷網絡平臺。
黑龍江省市場監管局在全系統推廣學習哈爾濱市局、綏化市北林區局打傳工作經驗。利用電視臺、廣播電臺、報刊、手機短信等傳統媒體和互聯網、微信、微博等新媒體,通過播放警示提示教育短片、制作打擊傳銷漫畫、發布公益廣告、拍攝專題宣傳片、開辦微信公眾號等形式,普及打擊傳銷知識。
結合專項整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和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無傳銷社區(村)創建”“無傳銷網絡平臺創建”“防止傳銷進校園”等活動開展宣傳教育。
扎實開展“無傳銷社區(村)創建”“無傳銷網絡平臺創建”活動。伊春市針對社區、行政村等基層組織點多面廣,人少事多的實際情況,推行“網格長”責任制,基層鄉鎮和社區將監督舉報傳銷違法行為納入到居民樓網格長的工作職責當中,定期入戶走訪,實時監控,緊盯社區(村)、林場等傳銷易發區域,及時發現、收集和匯報傳銷活動情況,形成網格化管控。牡丹江、雙鴨山、伊春、七臺河等地由市場監管、公安、文明辦牽頭,成立創建無傳銷城市志愿服務隊,取得較好效果。哈爾濱市南崗區局與互聯網平臺企業共同簽署《創建“無傳銷網絡平臺”意向書》,企業承諾不發布不傳播涉傳信息。
加強對流動人員和出租房屋的管理,擠壓傳銷活動生存空間。哈爾濱市局發揮“兩委兩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和市場監管所、派出所)作用,各社區(村)都建立了聯系卡,并建立了《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名冊》。強化社會監督措施,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各地通過12315及時排查涉傳線索,同時在大型商場、超市、農貿市場、酒店和賓館設立舉報箱,營造打擊傳銷的社會氛圍。
認真組織開展涉傳市場主體風險隱患排查處置和案件線索、投訴舉報辦理工作。加強部門協作配合,加大案件查辦力度。綏化市北林區局建立打傳聯動機制,與公安、檢察院、法院、民政、教育等部門密切配合,開展聯合打擊行動,一舉查處“歐萊雅第六感”傳銷組織,搗毀取締傳銷窩點30余個,涉案資金300余萬元,遣散傳銷人員177人。聚焦重點地區重點人員,集中開展打擊行動。疫情防控期間,牡丹江市局與公安機關協作配合,聯合開展打擊以中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名義進行傳銷活動的工作,成功打掉窩點26個,現場行政處罰174人,現場罰款8620元,提醒告誡63人,安全遣散回家237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