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資7億元,潛逃9年的天津低碳大廈案主犯落網
轟動一時的天津“低碳大廈傳銷案”最后一名在逃嫌疑人李某落網了!
9年前,李某夫妻和朋友利用子虛烏有的天津“低碳大廈”項目,采用下家養(yǎng)上家的傳銷模式非法集資高達7億元,受騙群眾上萬人次,涉及全國28個省市。后來,資金鏈斷裂東窗事發(fā),李某隨即拋棄妻子卷款潛逃。7月24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綿陽警方獲悉,日前,綿陽警方將化名居住在綿陽市區(qū)的李某抓獲。
據警方介紹,當年李某意識到大禍將至,便瞞著妻子悄悄攜款逃回四川藏匿,后來常年隱姓埋名在四川多地逃竄,從不與家人和朋友進行任何聯系。在逃期間,他用贓款和假身份,先后在成都、綿陽等地購置多處房產和一輛奔馳汽車,并在綿陽與一名女子同居。
目前,綿陽警方已將犯罪嫌疑人李某移交給天津警方。
空殼公司:
虛構“低碳大廈”項目,高息誘惑瘋狂吸金
2010年年初,老家在四川的李某及其妻子李某萍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家住天津市的男子李某宏,幾人都有過被傳銷公司欺騙的經歷,便想著按“套路”共同開一家公司撈一筆。
同年6月7日,李某夫婦與李某宏在天津市濱海新區(qū)注冊成立“活立木”公司,共同認繳出資額50億元(實際上一分錢未出),公司主營業(yè)務為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資產管理、投融資咨詢服務等。
隨后,李某等托人制作了公司網站,租用境外IP服務器運營網站,逃避檢查。為了包裝“活立木”,欺騙投資者,李某宏在公司網站上編造了自己的特殊經歷:聲稱放棄美國的高薪、房產,回國從事PE(私募股權投資)創(chuàng)業(yè)。
“活立木”公司對外謊稱要在天津市濱海新區(qū)籌建國家級林產業(yè)交易大廈的“低碳大廈”項目,借項目以股權融資形式公開募集資金,并通過互聯網及宣傳冊公開進行宣傳。一時間,投資者紛至沓來。
綿陽警方向紅星新聞記者介紹,“活立木”公司開始與投資人簽訂融資合同,設定投資額為2萬元至50萬元的5檔數十級不等的投資數額,投資期限為3個月、7個月、13個月,按月返還3%、7%或9%的高息。同時將投資人按照投資額多少和拉人頭多少,劃成不同層級返還不同利息。
“活立木”網站上還制作了“吸攬資金交易系統(tǒng)”,自動生成獎金記入投資人上線的客戶服務中心和推薦人相應賬戶,讓拉人頭較多的投資人嘗到甜頭。
憑借項目推廣和高額利益誘惑,“活立木”公司快速吸納了3億多元資金。
吸金7億:
東窗事發(fā)拋妻攜款潛逃,警方追繳近2億財物
吸納大量資金后,李某夫婦與李某宏拿到錢開始大肆揮霍。從2011年1月10日起,短短幾天時間,李某萍就向丈夫李某名下銀行卡轉入721萬元。李某將這些款項頻繁劃轉,幾乎全部取現,夫妻兩人一夜暴富。
后來,“低碳大廈”項目以“下家養(yǎng)上家”的傳銷模式出現資金鏈斷裂,很快東窗事發(fā)。李某見狀,獨自一人攜帶騙來的巨款,拋下妻子不知去向。
綿陽警方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當年天津警方接到多名群眾舉報后,迅速組織警力展開偵查,及時追繳李某等涉案人員的銀行賬戶存款1億8千余萬元及汽車等部分財物。
經警方偵查,“活立木”公司成立后,除了租賃寫字樓外,再無其他經營活動。公司以投資“低碳大廈”項目為由,通過傳銷方式非法吸納公眾存款。該空殼公司利用上線投資人發(fā)展下線投資人獲得提成的方式,非法集資共達7億元左右,受騙群眾上萬人次,涉及全國28個省市。
2011年3月,李某宏、李某萍兩人在天津相繼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天津警方隨即對在逃的李某上網,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追逃。
潛逃9年:
化名藏匿綿陽,用贓款和假身份購置多處房產和豪車
今年7月,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組織警力對網上在逃人員信息進行梳理,同時通過“智慧警務”平臺進行偵查,發(fā)現2011年的集資詐騙在逃犯罪嫌疑人李某很有可能使用化名藏匿在綿陽市區(qū),民警隨即對此人進行了大數據分析。7月20日,民警在綿陽市某小區(qū)將逍遙法外9年多,目前已60歲的李某抓獲。
面對鐵證,李某不得不如實交代案發(fā)后潛逃的經歷,并對相關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 非法集資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8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