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清市檢察院對一起以區塊鏈、虛擬貨幣為幌子的新型傳銷案批準逮捕
近日,樂清市檢察院經審查,依法對本市首例利用區塊鏈、虛擬貨幣實施非法傳銷的犯罪嫌疑人陳某、王某作出批準逮捕決定。
案件詳情
近年來,區塊鏈、虛擬貨幣概念在互聯網迅速傳播,很多人只聽說過區塊鏈、比特幣,不知道區塊鏈是什么、虛擬貨幣是否值得投資,覺得很“高大上”。一些不法分子從中看到有利可圖,以此包裝傳統傳銷、詐騙手段,從事組織、領導傳銷活動,騙取財物。
6月17日,樂清市檢察院經審查,依法對利用區塊鏈、虛擬貨幣實施非法傳銷的犯罪嫌疑人陳某、王某作出批準逮捕決定。
1
組團推廣“虛擬貨幣”
陳某,今年49歲,是樂清人。這些年,他做過生意,能說會道,雖然生意屢屢受挫,但在外常常是一副商界成功人士的做派,擁有不小的人脈社交圈。
2019年年初,陳某偶然碰上“樂存大健康理財基金平臺”,該平臺正在推廣一款叫“NBY”的虛擬貨幣,據說投資能獲取很大的收益。那時,區塊鏈和虛擬貨幣等概念正火,僅有高中文化水平的陳某對此進行“研究”后,搖身一變成了這些概念領域的“專家”,開始推廣該平臺。
就在2019年3月,陳某、王某等人組團到寧波學習“樂存大健康理財基金平臺”。回來后,陳某、王某等人在樂成、柳市租賃場所,成立工作室,借由該平臺的名義在樂清市推廣該平臺的虛擬貨幣“NBY”。
通過口口相傳、朋友介紹朋友,來到兩個工作室的咨詢、上課的人越來越多。于是,陳某等人組織人員到大酒店宣傳、上課,請所謂的“總部領導”過來上課、指導,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每次開課,都能吸引數百人前來學習。
走上講臺介紹時,“專家”陳某總以比特幣作為例子,來吹噓自己推廣的虛擬貨幣?!凹夹g更先進”“發行價更優惠”“收益率更高”“生態鏈更齊全”……陳某總是用不同的話術,將自己的虛擬貨幣項目包裝成“百年一遇的投資良機”,投資該平臺百分百賺錢,讓大家放一百個心去投資,子孫三代都吃不完。
就這樣靠著陳某、王某等人的推廣,吸引了不少人花重金進行投資。
2
平臺兩次關閉
從去年5月份開始,參與投資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發現平臺確實可以兌現利潤,可以提現,還需要發展下線,可以享受下線收益的分成。而平臺承諾的月利息達15%—20%之高。
胡某就是投資者中一員。一開始,胡某僅投入數千元,5月31日,他將錢全部轉出,確實賺了一些錢。后來,胡某在王某多次勸說下,和朋友一起投入7萬余元。到了8月12日,胡某等人又追加投資二十余萬元。
原本坐享收益的胡某,14天后卻突然發現平臺出了問題,不但收益提不出來,連本金都難以拿回。
當時,不少投資人都發現了這個問題。陳某、王某等人立即安慰大家:“這是平臺正常升級,新的平臺馬上就要上線了,到時候大家能賺更多的錢。”有的著投資人不放心,在微信群里提出質疑,陳某、王某等人就會把質疑的人踢出群,以穩定軍心。
直到11月初,新的平臺C-BOX重新開起來了。當參與投資人重新登錄自己賬號后,發現自己的資產都放大了4倍。看起來就像陳某、王某所說的那樣,虛擬貨幣“NBY”讓大家都賺錢了。
先別急,還有套路。C-BOX平臺規定,如果要在平臺里提現,就要先在平臺里投錢,要通過刷單、搶單才能提錢。結果很多人投進去更多錢,卻只提出來很少錢。胡某說:“我又和朋友一起合伙投了兩百多萬充到平臺,后來一分錢也拿不出來。”
很快,C-BOX平臺也打不開了。經歷了平臺兩次關閉的投資者們這才醒悟,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3
兩人被依法批準逮捕
經過樂清警方立案偵查,今年5月,王某和陳某先后在仙居、杭州兩地落網。
根據經辦檢察官調查,發現陳某等人推廣所謂的“樂存大健康理財基金平臺”和虛擬貨幣“NBY”,就是披了件“區塊鏈”概念外衣的傳銷項目。
其中陳某共發展了8層會員,是該平臺頂級中的一員?!皶T們只要發展下線,陳某就會得到相應的收益,隨著層級越來越多,陳某的收益也越來越高?!睓z察官稱,有一些年齡較老的會員,不知道怎么購買虛擬貨幣,只能將錢交給陳某委托他操作,而陳某則通過這個方法將自己持有的虛擬貨幣直接套現。
后期,平臺再度重啟,規定套現的新規則也讓陳某等人再次割了一波“韭菜”,讓投資人血本無歸。在這個項目中,受害者多達數百人。
6月17日,樂清市檢察院經審查,依法犯罪嫌疑人陳某、王某作出批準逮捕決定。
檢察官提醒
任何時候都要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高利息決不可持續,超高利息,就意味著騙取財物,發展人頭,而這就是非法傳銷中一種。在互聯網金融時代,手機APP泛濫,新生概念眾多,如區塊鏈、虛擬貨幣等,市民一定要提高分辨能力,避免陷入圈套。
- 區塊鏈,虛擬貨幣,傳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6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