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要漲價 業內質疑“原材料漲價”理由
從蛋白粉到維生素、蜂蜜、燕窩……保健品紛紛加入漲價大軍
繼豬肉、花生等日常生活用品漲價之后,保健品的低調漲價再度成為焦點---從直銷領域保健品巨頭安利、完美、無極限,到占據廣州蜂產品市場60%份額的老字號寶生園,都已經在上半年完成了價格調整。
顯然,保健品行業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漲價大軍"。
漲價覆蓋面甚廣
羊城晚報記者調查發現,此輪保健品漲價"覆蓋面甚廣"---安利的紐崔萊系列全線上漲10%,包括蛋白粉到維生素等27款產品;如新的茶沛膠囊每瓶從510元漲到了525元,君沛膠囊每瓶從285漲到了305元;完美產品的漲幅從2%-8%不等,而無限極也表示,約40%的健康食品和部分護膚品已經進行了價格調整,幅度在5%-20%之間。
"這個冰糖燕窩,最近也漲了20元。"記者在百佳超市里看到,"金日牌"冰糖燕窩8瓶裝已經漲到了198元。而占廣州蜂產品市場60%份額的老字號寶生園也向羊城晚報記者坦言,受人工和物流成本的影響,蜂蜜和蜂王漿的成本有較大壓力,價格在今年年初有所上調,"蜂蜜上漲了10%左右。""蜂王漿的原料收購在今年4月份也漲了15%左右。"不過,另一主要蜂產品蜂膠暫時還沒有影響,價格保持平穩不變。
全球最大的化工原料供應商巴斯夫公司是國內包括湯臣倍健等多家保健品品牌的天然維生素E原料供應商。在剛剛召開的首屆膳食營養補充劑國際論壇上,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受去年極端天氣、投機資金和生物燃料等多重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大豆價格一直維持高位盤整。天然維生素E由于需要從大豆油脂中提取,因此價格也水漲船高。如德國天然維生素E則在今年就漲了40%。
有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由于沖刺業務的需要,有些企業在今年年初就拉開了漲價的大旗,但也有的是顧忌市場反應,僅在4-6月低調進行。
原材料漲價仍是禍首
"原材料價格上漲"似乎成為這次保健品價格上調的罪魁禍首。
安利有關負責人就漲價一事向記者表示:"近年來,隨著CPI漲幅持續走高,原料、能源、物流、人力資源等成本不斷上漲,導致企業生產管理成本全面上升,難以單獨依靠內部消化來應對成本壓力。此次調整價格也是為了確保紐崔萊產品品質以及公司可持續發展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安利方面強調稱,紐崔萊自1998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13年中只有一次價格上調,今年是第二次提價。
不約而同地,無限極也表示:"公司成立19年來,無限極產品只做過兩次價格調整,第一次是在2002年,當時只有個別產品調整了價格,之后直到2011年4月第二次價格調整,在此期間的9年中未有價格調整。"對方坦言,原因也是"從2006年以來,中草藥及其他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7成中草藥漲價六成,有些原材料漲幅達到300%-500%。其中,太子參的漲幅高達五倍。同時,勞動力、物流等生產成本持續上漲,這些都對企業的經營產生很大的壓力。"
記者調查發現,作為保健品行業常用的原料乳清蛋白粉價格確實有所上漲,其中新西蘭乳清蛋白粉漲幅高達30%。世界上最大的乳品原料供應商恒天然集團其負責中國原料業務的有關負責人告訴羊城晚報記者,由于乳品原料同樣屬于農產品,受到天氣、氣候影響導致供應緊張。"事實上,近期乳清蛋白粉都保持著一個上漲的趨勢,價格在10%-15%的范圍內波動"。
部分廠商暫時不漲
雖然漲價大軍十分龐大,理由也甚為充足,但業界依然質疑---原材料上漲能自我消化嗎?
湯臣倍健副總經理梁水生表示,目前湯臣倍健的數十種主要原料和輔料來自新西蘭、挪威、德國、美國、法國、泰國等十多個國家,湯臣倍健暫無提價計劃。
面對國內不少營養素類保健品的產商則蠢蠢欲動,零售終端商之一的藥店則采取了一定的應對措施。"大概在3月時,有幾家保健品產商提出過要提高出廠價的要求,幅度大概在15%-30%,但被我們拒絕了。"廣東一家連鎖大藥房的老總告訴記者,"他們的理由都是說原材料價格上漲,利潤被壓縮,希望提高出廠價,但是又希望零售價維持不變,所以我們就沒答應提價的要求。國內保健品利潤空間相當之大,我們認為產商完全有能力將上漲的成本在內部消化掉。"
繼豬肉、花生等日常生活用品漲價之后,保健品的低調漲價再度成為焦點---從直銷領域保健品巨頭安利、完美、無極限,到占據廣州蜂產品市場60%份額的老字號寶生園,都已經在上半年完成了價格調整。
顯然,保健品行業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漲價大軍"。
漲價覆蓋面甚廣
羊城晚報記者調查發現,此輪保健品漲價"覆蓋面甚廣"---安利的紐崔萊系列全線上漲10%,包括蛋白粉到維生素等27款產品;如新的茶沛膠囊每瓶從510元漲到了525元,君沛膠囊每瓶從285漲到了305元;完美產品的漲幅從2%-8%不等,而無限極也表示,約40%的健康食品和部分護膚品已經進行了價格調整,幅度在5%-20%之間。
"這個冰糖燕窩,最近也漲了20元。"記者在百佳超市里看到,"金日牌"冰糖燕窩8瓶裝已經漲到了198元。而占廣州蜂產品市場60%份額的老字號寶生園也向羊城晚報記者坦言,受人工和物流成本的影響,蜂蜜和蜂王漿的成本有較大壓力,價格在今年年初有所上調,"蜂蜜上漲了10%左右。""蜂王漿的原料收購在今年4月份也漲了15%左右。"不過,另一主要蜂產品蜂膠暫時還沒有影響,價格保持平穩不變。
全球最大的化工原料供應商巴斯夫公司是國內包括湯臣倍健等多家保健品品牌的天然維生素E原料供應商。在剛剛召開的首屆膳食營養補充劑國際論壇上,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受去年極端天氣、投機資金和生物燃料等多重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大豆價格一直維持高位盤整。天然維生素E由于需要從大豆油脂中提取,因此價格也水漲船高。如德國天然維生素E則在今年就漲了40%。
有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由于沖刺業務的需要,有些企業在今年年初就拉開了漲價的大旗,但也有的是顧忌市場反應,僅在4-6月低調進行。
原材料漲價仍是禍首
"原材料價格上漲"似乎成為這次保健品價格上調的罪魁禍首。
安利有關負責人就漲價一事向記者表示:"近年來,隨著CPI漲幅持續走高,原料、能源、物流、人力資源等成本不斷上漲,導致企業生產管理成本全面上升,難以單獨依靠內部消化來應對成本壓力。此次調整價格也是為了確保紐崔萊產品品質以及公司可持續發展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安利方面強調稱,紐崔萊自1998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13年中只有一次價格上調,今年是第二次提價。
不約而同地,無限極也表示:"公司成立19年來,無限極產品只做過兩次價格調整,第一次是在2002年,當時只有個別產品調整了價格,之后直到2011年4月第二次價格調整,在此期間的9年中未有價格調整。"對方坦言,原因也是"從2006年以來,中草藥及其他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7成中草藥漲價六成,有些原材料漲幅達到300%-500%。其中,太子參的漲幅高達五倍。同時,勞動力、物流等生產成本持續上漲,這些都對企業的經營產生很大的壓力。"
記者調查發現,作為保健品行業常用的原料乳清蛋白粉價格確實有所上漲,其中新西蘭乳清蛋白粉漲幅高達30%。世界上最大的乳品原料供應商恒天然集團其負責中國原料業務的有關負責人告訴羊城晚報記者,由于乳品原料同樣屬于農產品,受到天氣、氣候影響導致供應緊張。"事實上,近期乳清蛋白粉都保持著一個上漲的趨勢,價格在10%-15%的范圍內波動"。
部分廠商暫時不漲
雖然漲價大軍十分龐大,理由也甚為充足,但業界依然質疑---原材料上漲能自我消化嗎?
湯臣倍健副總經理梁水生表示,目前湯臣倍健的數十種主要原料和輔料來自新西蘭、挪威、德國、美國、法國、泰國等十多個國家,湯臣倍健暫無提價計劃。
面對國內不少營養素類保健品的產商則蠢蠢欲動,零售終端商之一的藥店則采取了一定的應對措施。"大概在3月時,有幾家保健品產商提出過要提高出廠價的要求,幅度大概在15%-30%,但被我們拒絕了。"廣東一家連鎖大藥房的老總告訴記者,"他們的理由都是說原材料價格上漲,利潤被壓縮,希望提高出廠價,但是又希望零售價維持不變,所以我們就沒答應提價的要求。國內保健品利潤空間相當之大,我們認為產商完全有能力將上漲的成本在內部消化掉。"
- 安利,保健品,湯臣倍健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