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企業齊聚呼吁政府出手打假
6月17日,安利、玫琳凱、完美、無限極、雅芳、葆嬰、寶健、哈藥、江蘇安惠等直銷企業的老總齊聚北京大學,呼吁政府出手打假。
清者自清不盡然
網絡上已出現大量未經直銷企業授權的假冒偽劣產品。資料來源:北京大學中國直銷行業發展研究中心
在這一天召開的北大直銷研究中心2011年會上,公布了《中國直銷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研究報告(2011)》,報告稱,“直銷企業目前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大量的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
據北大直銷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雨本介紹,目前,網絡購物已成為消費者購物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網上也存在著大量假冒偽劣商品以及未經直銷企業授權的產品。
“這些產品來源不明、標示不全、真假混雜,有的甚至嚴重破壞了包裝,難以辨識真假,并通過欺騙性的宣傳誤導消費者?!蓖跤瓯痉Q,這不僅給消費者的辨識造成困難,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而且還對消費者的人身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報告稱,近年來,消費者對商家利用網絡平臺侵犯消費者權益的投訴與日俱增。打擊并抑制假冒偽劣產品通過非直銷渠道(尤其是網絡平臺)的銷售,已經成為直銷企業保護消費者權益的一個難點。
“所謂清者自清,有的時候并不盡然?!敝袊M者協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假冒偽劣產品不僅傷及消費者,更傷及企業?!耙患移髽I生產100個產品,只要發現兩款產品出現問題,消費者就有理由懷疑其余98個產品也有問題。”劉俊海說,學法律的人都知道法律都規定無罪推定,但是在消費市場卻是有罪推定、有毒推定、不安全推定,這是消費者自我保護的心理。
在這次年會上,安利、玫琳凱、完美、無限極、雅芳、葆嬰、寶健、哈藥、江蘇安惠等直銷企業的老總悉數到場?!靶袠I間應該進行合作,行業不合作(打假)真的沒有辦法。”剛剛出任完美(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副總裁的美國執業律師何凱立說。
網上近半是假貨
傳銷騙局。資料來源:北京大學中國直銷行業發展研究中心
“其實,我今天主要想談的就是怎么樣防止消費者受到假冒產品的侵害?!卑怖ㄖ袊┤沼闷酚邢薰痉煽偙O趙曉蕓說,直銷產品以保健食品和化妝品為主,假貨包裝做得非常像,價格在網店上又非常便宜,所以消費者上當受騙上當的機會是非常高的。
趙曉蕓透露,今年4月29日,安利與藥都江西樟樹的工商、公安部門聯合查獲了超過6000件成品、半成品以及80多萬件包裝材料。
“侵權者在境外注冊了‘安利紐崔萊(中國)有限公司’,然后在50多種山寨營養保健品的顯著位置上標注了這個公司名稱,企圖迷惑消費者,與我公司的產品混淆。”趙曉蕓說,這種“傍名牌”的行為侵犯了安利的商標專用權,也構成不正當競爭。
“安利對假貨一直是采取高壓打擊態勢的。我們希望告訴制假和做假的人,這樣做要面臨非常高的法律成本。”趙曉蕓說。
根據安利公司一份內部資料稱,截至2011年4月,安利聯合工商、公安等執法部門實施了800多次打擊假冒、侵權的行動,查獲的假冒、侵權產品貨值超過4億元,目前已有26名犯罪分子被追究刑事責任。
今年“3·15世界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之際,安利曾發出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淘寶網上售賣的安利產品近半是假貨。
“剛才提到了假貨問題,我們玫琳凱公司也有這樣的困惑。”玫琳凱(中國)化妝品有限公司總裁麥予甫告訴記者,但假貨都是在網店和小攤上,直銷還是防止假貨出現的一個非常好的渠道。
去年11月底,玫琳凱中國在官方網站上發表聲明稱,經第三方機構檢測,來源于網上銷售的所謂玫琳凱產品中,45%是假貨,非玫琳凱公司生產。
玫琳凱中國高級媒體事務經理周立羽承認:“日前網絡平臺銷售的產品引起了消費者糾紛,已經影響到品牌的聲譽。”
據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獲得牌照的直銷企業曾聯合向10省區的工商管理部門提出書面請求,希望當地政府部門重視直銷企業面臨的假貨問題。
服務提供商失職
“我們做了一個宣傳彩頁,盡可能讓大家一目了然?!?7日的論壇快結束時,北京大學副校長、北大直銷研究中心主任海聞高舉著一塊特意制作的宣傳板對大家說:“比如說什么是傳銷呢?這上面有一幅漫畫,就是拿著錢進去,光著身子出來。這里也有拒絕網絡營銷的漫畫。”
記者注意到,在這份宣傳彩頁上,還特別印上了獲得國家商務部頒發牌照的27家直銷企業名單。
“如果下次有人來向你推銷產品,你可以查查是不是這個名單上的,如果不是就不要買了。”海聞說。
楊謙表示,由北京大學這樣最高的學府推出一份非常通俗易懂的宣傳彩頁,說明北大在促進直銷行業健康發展和保護消費者權益方面煞費苦心。
針對網絡購物中存在的侵犯消費者權益的問題,《中國直銷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研究報告(2011)》認為,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應進一步明確網絡服務提供商的責任和義務。
據介紹,目前大量存在的侵權方式是侵權人借助大型的網絡銷售平臺(如淘寶、阿里巴巴等)來完成侵權行為的。目前,主要運營商都有了投訴渠道,但針對侵權者,消費者如何預防、報案,網絡服務提供商能否提供侵權者的相關信息等還有進一步提高的地方。
報告建議,應進一步明確網絡服務提供商的責任和義務,有必要明確其應當將知識產權侵權記錄作為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對商戶的信用評價體系。同時,應加大對網絡售假行為的懲處力度,特別是提高民事賠償額和加強刑事打擊手段。
報告還建議,應降低消費者維權的舉證責任,賦予行政執法機關和法院等更加有力的取證手段。加強域名注冊管理爭議的處理程序。
王雨本認為,目前放任任何人申請注冊任何域名,等待權利受侵害者事后提起爭議仲裁的機制,無法遏制利用網絡銷售侵權商品和輕易注冊大量侵權域名經營網店的行為。
- 直銷企業,打假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