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大軍為何盤踞北海?
在北海是傳銷人的"熱土",在這里傳銷始終難以銷聲匿跡。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傳銷者選擇這里?在治理傳銷的過程中,又是什么原因羈絆了相關部門的腳步?
記者在北海采訪過程中,官方給出的解釋是:現行法律規定,對組織者、領導者涉嫌組織、領導的傳銷活動人員在30人以上且層級在3級以上的,才應予立案追訴。30人以上以及3級以上的認定標準,給打擊傳銷帶來了更大難度
廣西北海,這樣一個美麗宜居的海濱城市,不知從何時起卻有了“傳銷者的天堂”、“傳銷大本營”的稱謂。
去年6月初,北海市委一位主管領導曾向媒體表示:“要用一年的時間,堅決把傳銷人員趕出北海!”
設在北海市工商局的北海市打擊傳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6月10日提供給記者的資料顯示:今年1月至4月,北海市共出動執法人員1790人次,檢查涉嫌傳銷場所629個,共清理遣返傳銷人員617人,搗毀傳銷窩點49處,解救受騙群眾224人;市檢察機關共受理提請批捕傳銷案件1件1人,受理移送審查起訴6件11人;市兩級法院共受理傳銷案件8件15人,審結6件12人,其中緩刑1人、拘役2人、有期徒刑9人。
而去年,全市共開展打擊傳銷清查行動812次,清理遣返傳銷人員3810人,解救被困傳銷人員381人,搗毀窩點322個,打掉團伙76個,刑拘傳銷頭目、傳銷骨干578人,逮捕73人,勞教225人,行政拘留43人,扣押、凍結涉案資金927萬元,判決38人。
百分之九十外地人做傳銷
在北海市城區邊緣的悅發大廈,大門口停放著掛有山東、內蒙古、重慶等外地車牌的數輛小轎車。
"這些開外地車的人,基本上都是搞傳銷的。"曾經搞過傳銷后又退出的老張告訴記者。
現年42歲的老張是黑龍江人,2007年被親戚拉到北海搞傳銷,繳了69800元入伙后,便設法拉來了兩個下線,可兩個下線卻無法再發展下線,于是找老張退錢。還算清醒的他,覺得都是親戚朋友,不退錢不好,于是便提著一把砍刀硬是從上面要回了20萬元。從此,他堅決退出了傳銷,成了中國反傳銷協會的一名志愿者。
對當地情況比較熟悉的老張,領著記者走進了悅發大廈、麗馨苑、香檳郡、金星花園、新力海景花園等七八個小區。這些小區里,都有不少操著外地口音的人。
在新力海景花園門口的馬路牙子上,坐著一位五六十歲的老人,他正在翻看一本名為《風生水起北部灣》的書。
在該小區門口不遠處,還有一個擺在地上的書攤,幾個人正圍著挑書。書攤上擺放的全是《風生水起北部灣》、《實戰寶典》、《純資本投資行業學習資料》、《資本運作操作方式揭秘》、《中國民間資本運作發展報告藍皮書》、《藍皮書北部灣資本運作》、《法制下的資本運作》、《資本運作獎金分配剖析》等各種有關傳銷內容的書。
夜幕降臨,在市中心北部灣廣場附近的夜市,幾個賣傳銷內容書刊的小書攤生意比賣小吃的還紅火,不少人在挑書或在與賣書的討價還價,口音也并不是北海本地人。
老張語氣肯定地告訴記者,根據他的經驗,在北海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外地人都是搞傳銷的。
去年有媒體報道,北海市的傳銷大軍有30萬人。而官方對此予以否認,認為最多不會超過10萬人。
在政府部門一次次打擊之下,現在北海還有多少傳銷人員?
老張說,肯定比去年少了很多,但應該還有不少。
官方的答復則是,人數不好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