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資直銷企業跨步趕超外資 外資占半壁江山局面即將改變
“2014年亞太區(中國)直銷行業業績報告”日前在第十一屆世界華人直銷大會上公布,2014年48家企業總體業績達1640.9億元,增量為347.5億元,增長率達到了26.87%,保持了自2007年以來直銷市場規模和業績增長率同步提升。值得關注的是,內資已迎頭趕上,外資壟斷局面被打破。業內人士預測,隨著內資直銷企業的貢獻穩步增長,內外資的差距進一步縮小,未來3-5年,內資直銷企業有望全面超過外資企業,成為行業的主流。
六家直銷企業業績超百億
截至2014年末,在中國市場取得直銷牌照的企業有48家,而取得牌照并且展開商品銷售的企業數為46家。其中,有22家企業因為業績增速相對過緩等原因,出現行業排名下滑的狀況。
據業績報告顯示,2014年48家企業總體業績達1640.9億元,增量為347.5億元,增長率達到26.87%,相對2013年的增長率34.4%有所下滑。世界華人直銷大會執行秘書長胡軍表示,因為市場基數進一步增大,增長速度有所下滑并不影響對直銷行業的信心和前景評價。
具體來看,2014年共有六家直銷公司業績超過百億元。其中,已經連續十年領先的安利公司,去年再次以289億元的業績穩居榜首,完美集團以223億元居次席。權健、無限極、中脈、玫琳凱分別列2到6位,業績均達到百億元以上。值得關注的是,對比2013-2014年直銷企業業績區間,2013年位于第三梯隊(50億-100億元)的企業集體發力,七家中有三家邁上百億大門,10億元以上的企業數量從18家增加到21家,呈現全面增長態勢。
“對比2005-2014年直銷市場規模數據來看,自2007年以來,直銷市場基本上保持著一個平穩上升的曲線,直銷市場規模在不斷增長。”胡軍表分析指出,立法后,直銷市場逐步規范成長,政府對直銷逐漸了解和認同,加大了申牌和發牌力度。直銷行業發展日益穩健成熟,已經告別摸著石頭過河的摸索階段進入到成長期。
此外,企業對直銷模式信心不斷加強,涉入直銷的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直銷企業的投入也在不斷增加。中國國民收入的上升以及對健康的巨大需求,也拉動了直銷市場快速發展。而在大環境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政府鼓勵創業、創新,直銷與其他生態結合備受青睞。
外資占半壁江山局面將改變
外資直銷企業一直占據著直銷市場的半壁江山,2013年外資拿牌業績占總體業績的73%。經過高速發展的外資直銷企業,目前已進入平穩發展期,而內資企業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
據統計,2014年外資直銷企業22家,共創下1055.1億業績,外資直銷企業業績占比64.3%;內資直銷企業達26家,共創業績585.8億元,內資直銷企業業績占比35.7%。
“對比內外資在整體業績上的貢獻率發現,內資直銷企業的貢獻穩步增長,內外資雙方的差距進一步減小。未來3年-5年,內資直銷企業有望全面超過外資企業,成為行業的主流。”胡軍認為,相對外資直銷企業,作為本土企業的內資直銷企業具備外資企業不可比擬的優勢,那就是更懂中國的國情和民情,反應迅速,市場高效。
據了解,直銷是舶來品,立法之前許多內資企業并不了解直銷,不懂直銷運營,摸著石頭過河以致于步履緩慢。而通過這十多年的摸索和學習,大部分內資直銷企業已經摸清直銷運營規律,在成熟的同時自我創新,將掀起快速發展的浪潮。
業內人士表示,直銷企業在稅收、創業就業、拉動地方經濟方面有著巨大的貢獻,內資企業立足地方多年,無論是貢獻層面還是情感層面,地方政府都愿意支持內資企業進軍直銷,培育地方龍頭企業,這給內資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銷售誘導”列直銷業問題之首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直銷的正面宣傳和打擊傳銷力度的加大,越來越多的人聽說過直銷(或傳銷),直銷的認知度進一步增加。據《2014中國直銷行業形象調查報告》顯示,接近九成的受訪者聽說過直銷,僅有10.9%的受訪者沒有聽說過。
不過,上述調查報告顯示,“銷售誘導”和“虛假宣傳”名列直銷行業存在問題之首。直銷員素質低、直銷維權困難、產品質量困難等仍是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有部分被調查者認為,法律法規的完善和修改也是亟待解決的迫切問題,正制約著直銷行業的健康發展。
世界華人直銷促進會秘書長禹路表示,2015年直銷行業將面臨直銷牌照“寬進嚴管”,他同時呼吁,直銷行業的社會形象塑造有賴于監管部門規范、企業自身自律以及積極投入社會公共事業中。同時,廣大直銷企業需要聯合起來,系統性、有組織的抱團建設行業形象。
- 直銷,直銷企業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3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