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寶萊出資百萬資助聽障兒 小燕子有望植入人工耳蝸
熱直銷網快訊:11月18日,某報A7版《誰來幫幫,聽不見聲音的小燕子》一文刊登后,接到了不少熱心讀者的電話。記者將好心人的祝福和建議轉達給小燕子媽媽后,電話那頭的她泣不成聲。
更令人驚喜的是,康寶萊(中國)保健品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找到記者,并告知他們正在做一個“天使聽見愛”的公益項目,專門幫助經濟困難的聽障患兒重啟有聲之路。如果小燕子符合篩選條件,他們可以免費資助她植入人工耳蝸。
同時,康寶萊還表示,今年該項目在浙江地區共有7個資助名額,特委托本報尋找符合條件的患兒,幫助他們開啟有聲世界。
熱心讀者來電關心小燕子情況
康寶萊有望助孩子植入人工耳蝸
昨天一早,錢江晚報熱線96068便陸續接到讀者電話,表示想幫助小燕子一家。
永嘉婦幼醫院的盧女士說,據她所知,殘聯有減免醫藥費的治療,建議小燕子的父母可到寧波當地殘聯詢問。如果需要幫助,也可以直接找她。
吳女士的孩子和小燕子的情況相似。她說,孩子才10個月大,也是先天性失聰,正準備手術。她建議小燕子父母去戶籍所在地的殘聯申請助聽器補貼。
蘭女士和胡女士對小燕子一家的遭遇很同情。她們了解到,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后的后期康復訓練,所需費用開支不小,想在經濟上給予小燕子幫助。
記者將這些好心讀者的建議和聯系方式轉達給小燕子媽媽時,電話那頭的她沉默了好一會兒。隨后,她輕聲抽泣著說:“沒有想到會有那么多好心人關心我們。我代小燕子謝謝大家了。”
更令人高興的是,昨天下午,康寶萊(中國)保健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寶萊)找到記者告知,公司和宋慶齡基金會合作的“天使聽見愛”項目正在尋找這樣的患兒,如果小燕子符合篩選條件,他們可以出這20萬元左右的費用,幫助小燕子植入人工耳蝸,讓她能聽到這個世界美妙的聲音。
康寶萊“天使聽見愛”公益項目
面向全省尋找7名重癥聽障患兒
康寶萊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幫助經濟困難的聽障兒童告別無聲的世界,從2009年7月起,由康寶萊發起,旨在幫助貧困聽力聽障兒童進行專項手術并恢復聽力的“天使聽見愛”公益活動,陸續在全國各地十多個城市開展。
第一個接受資助的是來自廈門的女孩林芳純,目前恢復情況不錯。2011年,“天使聽見愛”公益項目正式納入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母嬰平安天使救助行動”。2013年,“天使聽見愛”專項基金設立。2014年,項目針對不同的患兒啟動后期康復計劃。截至今年8月1日,項目累計捐款2000余萬元,共救助患兒50名。
今年,康寶萊“天使聽見愛”項目在浙江地區征集7個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患兒,資助符合條件的孩子植入人工耳蝸,價值約20萬元。
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并非所有人都可以做,而且術后的康復也需要一定的費用。為了使接受手術的孩子都恢復良好,康寶萊“天使聽見愛”項目征集的患兒須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年齡1到5周歲以內,身體發育正常,無其他精神類疾病,無內耳結構畸形;
2、家長有良好的康復意識,并能夠承受后期的康復治療費用;
3、有康復基礎(半年左右的康復經驗)的患兒優先。
如果您身邊有這樣的孩子,請撥打本報熱線96068。
中國聽障兒童有200多萬幼時植入人工耳蝸效果最好
在中國,有200多萬聽障兒童,是世界上人數最多的國家。據了解,我國有聽力障礙殘疾人2780萬人,并且每年還有2至3萬患有嚴重聽力障礙的新生兒出生。
醫學界普遍認為,植入人工耳蝸,是迄今為止治療極嚴重耳聾最有效的方法。聽力殘障兒童在幼兒時期植入人工耳蝸或佩戴助聽器,也能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學習。嚴重聽力障礙的新生兒中,大多只聾不啞,如果能及時得到治療,并在2歲到6歲做言語康復訓練,就能夠學會說話。對重度耳聾患兒來說,人工電子耳蝸越早植入越好。
我國植入人工電子耳蝸術后的康復率已接近國際水平,達到90%,但國家對人工耳蝸控制較嚴,只有部分醫院和醫生獲得進行這項手術的準許資格。此外,人工耳蝸費用較高,而且手術完成后還需進行長期的康復訓練。我國現在每年僅有不足兩千名患兒,獲得人工電子耳蝸植入治療的機會,只占6歲以下耳聾患兒的1%。
人工耳蝸
又稱為“人工電子耳”,是一種植入式聽覺輔助設備,其功能是使重度失聰者產生一定的聲音知覺。與助聽器等其他類型的聽覺輔助設備不同,人工耳蝸的工作原理不是放大聲音,而是對位于耳蝸內、功能尚完好的聽神經施加脈沖電刺激。大多數人工耳蝸設備由植入部分和體外部分組成。體外部分由麥克風、語音處理器以及用于向植入部分發送指令的信號發射器組成。植入部分由信號接收及解碼模塊、刺激電極陣列組成。
- 康寶萊,康寶萊直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2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