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寶萊李延亮:打場硬仗 只為讓更多“天使聽見愛”
熱直銷網快訊:由康寶萊發起的“天使聽見愛”項目,截止目前已累計捐款超過1500萬元,資助45余名聽障兒童成功接受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據悉,由康寶萊發起的“天使聽見愛”項目誕生于2009年7月,旨在為聽力殘障兒童提供幫助;2010年項目重心轉為直接資助聽障孩子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2011年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以下簡稱宋基會)取得合作,正式納入宋基會“母嬰平安?天使救助行動”旗下;2014年針對術后康復訓練的計劃啟動。
結緣:心酸的初見
康寶萊作為一家專注于營養和體重管理的公司,為何卻選擇了聽障兒童救助這個與自己的產品完全無關的領域來做主打公益項目?這緣于一次不期而遇。2009年6月,康寶萊中國區總裁李延亮先生應邀赴廈門參加會議,期間第一次接觸到了廈門殘聯的聽障兒童。這一面之緣讓李先生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因為這些聽障的孩子與一般的殘疾兒童不一樣,遠遠看去他們活潑、漂亮,完全是正常的孩子,但走近交流他們卻只能木訥地望著你,讓人感到心酸。一個月后,康寶萊交給廈門紅十字會12萬元支票,為聽力殘障兒童提供幫助的“天使聽見愛”項目誕生。
運作:審慎的每一步
項目運作的每一步都是在謹慎選擇的基礎上進行。康寶萊對于申請資助的每個孩子都一一家訪,通過其父母、鄰里等了解患兒情況。選取受助患兒時,康寶萊按照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幫助設計的醫學標準進行,資助那些亟需耳蝸手術且術后恢復潛力較大的孩子。遇到有特殊困難的家庭時也會破例,一位遼寧農村的患兒接近七歲,早已超過五周歲以內的篩選標準,錯過了最佳治療年齡。但是這個孩子家庭貧困,并且他的奶奶也是聾人,鄉親們認為這不只是祖孫都身體殘疾這么簡單,而是看做不祥的命數。項目組為了幫助這個家庭驅散偏見的陰霾,決定救助這個孩子。同時,康寶萊還讓患兒與當地捐款服務提供商結成對子,方便后續的聯系和康復期間的進一步幫扶。
其次是選擇醫療康復機構。國內可以進行耳蝸植入手術的名醫院有很多,康寶萊最終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合作,看重的是他們豐富的經驗,其耳鼻喉科聽覺植入中心已經為1300余例重度耳聾患者成功植入人工耳蝸,穩定性相對較高。康復階段的系統性和科學性對患兒的術后語言能力恢復至關重要。目前,每個市級殘聯都會對應有一個康復中心,再加上民辦私立康復機構,數量是很多的,但是水平卻參差不齊。大部分康復機構根本沒有接收過植入人工耳蝸的孩子,有的只做過佩戴助聽器的聽力訓練,顯然不符合康寶萊的項目。專業人士推薦了上海市小小虎幼稚園,項目組經過實際調查體驗,最終決定與之合作,這家聾健合一的幼兒園已有十年康復經驗,成功案例不勝枚舉。
康寶萊的公益項目善款絕大多數來自于服務提供商的捐贈,項目資金的透明需要獨立審計。2011年,康寶萊選擇與宋基會合作,這一慈善機構近年來每年請外部審計機構核對賬目并在官方網站公布,康寶萊把項目基金納入宋基會旗下。同時,康寶萊美國總部的內審部門也會對賬目予以核查,該部門是與康寶萊中國區并行的獨立機構,進一步保證了項目基金的透明度。
成果:天使聽見愛
幾個小時的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僅僅是幫助聽障兒童重返有聲世界的第一步,之后的康復階段需要持續大半年甚至一兩年,花費在10萬元左右。來自全國各地的患兒要集中到上海做康復需要家長陪同,牽涉到這期間的住宿、家長脫產等繁雜瑣碎的問題,有些來自農村的父母參與意識和知識都相對匱乏,還需要溝通和敦促。
面對不斷涌現的難題,康寶萊的態度卻始終如一。李延亮總裁曾坦言,他們早已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項目的難度之大、造價之高和精力投入之大,但是這些孩子如果沒有外界的幫助,也許就沒有什么希望了,這是能夠改變孩子們一生的際遇。為此,只有想盡辦法破解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5年來,這個項目的社會影響力已經初步顯現,在后期康復過程中,有的服務提供商帶著自己的孩子與聾兒接觸、交流,這對于孩子的價值觀樹立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而康寶萊在全國各地有幾萬服務提供商,他們價值觀的變化,影響著周圍不計其數的人,這將有力為整個社會輸送正能量,促進社會關心接納聽障人群。對于企業本身而言,項目增強了內部的凝聚力,康寶萊組織的內部網捐在今年3月至5月募集善款57余萬,這意味著又有三個可愛的天使在不久的將來能夠重返有聲世界。公司上下有了共同關心的主題,都自發地認可這一項目,而不是松散的、被動的組織關系。面對2014年的新挑戰,康寶萊員工齊心協力,做好準備再打一場硬仗,只為讓更多“天使聽見愛”。
- 康寶萊,李延亮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1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