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現傳銷新花招 “一人團”網站打團購名義套錢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民生直通車》報道,近期網絡上興起一種網站,購物可返利,且買得越多,返的越多。煙臺市民張月(化名)剛畢業沒多久,在朋友的推薦下登錄了一個叫“一人團”的網站。據稱,這是一個類似于淘寶網的購物網站,網站上有很多品牌的日用品。
張月稱,A類產品的東西都是一些雜牌的東西,市面上很少見,是一些日用品,B類都是稍微帶一點牌子的東西。 小張本來是要在網站上買那些知名品牌的B類產品,可是介紹網站給她的那位朋友一直向她推薦網站上的A類產品。
據了解, A類產品價格低一點,B類產品均是帶有牌子的東西,較市面上的價錢低,但差距并不大。小張的朋友說,購買A類產品滿600元,就成為網站的會員,再次購買會打5折;滿2600元,成為二級團購商,再次購買A類產品時打4折,以此類推,當一次性購物滿16000元,就成為“服務中心”,折扣可以低到1.6-3.5折。
小張當時是600塊錢入的會員,后來就不斷介紹朋友進來,網站便返了利。 朋友告訴小張,只要她今后把這個網站推薦給別人,發展的會員達到一定人數,公司就會給返利。發展人數越多,返利也越多。
只要帶朋友去買買東西,打打折,就可以掙錢。小張雖然賺到了點錢,但是這些錢全都是朋友的或者朋友的朋友的,直到警察找她調查,她才意識到自己已經掉進了傳銷的陷阱。
小張稱自己就是想和朋友一塊去買東西,通過打折返利掙點小錢,感覺傳銷是大家把你騙去洗洗腦,沒有意識到他會通過這種形式,給你買東西返利,反而是傳銷。
小張姑娘眼中的發財捷徑,不限制人身自由,又不講課洗腦,“一人團”網站看起來像正規的購物網站,其實早已公安機關盯上了,不論他的經營和謀利都存在很大問題。
煙臺開發區經濟偵查大隊民警柳英俊調查后告訴記者,該網站傳銷的產品,主要分AB兩類,其中A類利潤極大,雜牌商品,用來賺取高額利潤,給參與人發放返利,B類產品,主要是直銷品牌的產品,用來吸引人的眼球。雖然B類產品是品牌產品,價格也低,但是銷量遠遠沒有A類產品好,原因就是B類產品,沒有拉人返利優惠 。
民警通過數據分析發現,這個組織形成了一個組織層級關系,是按照以發展會員的數量作為返利,為獎勵的依據,因此民警認定,這個組織是通過網絡的傳銷組織。短短兩年時間,一人團網站吸納注冊會員8萬多人次,共接受匯款4000多萬元。
煙臺開發區海河派出所民警單琪指出, 一人團的速度發展相當快,幾乎每天都有新的會員被吸納進來,最多的時候,一天甚至有幾百號人,被吸入這個傳銷組織,業務最多的時候,覆蓋了山東河南河北天津等15個省直轄市地區。
一人團網站頭目阿強,之前因為傳銷被警方處理過,非常狡猾。其它傳銷組織的骨干成員也是居無定所,為了把這個傳銷組織一網打盡,行動小組對所有骨干進行秘密跟蹤。煙臺開發區海河派出所民警,經過1個多月的偵查,掌握了主要犯罪嫌疑人骨干成員活動軌跡,以及其它會員網絡組織脈絡,在這種情況下,局里抽調128名警力,在陜西長治、山東煙臺等6個地市同時展開抓捕行動。
“一人團”購物網站通過怎樣的方式實現傳銷的,又應該如何防范?
在煙臺開發區的一處院子里,民警當場查扣電腦40多臺,查封存儲倉庫。這起案件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均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被抓獲,刑拘8人。
犯罪嫌疑人稱,起初想成立一個傳統的公司,后期在利益的驅使下,逐漸走上了偏門邪道。 直到公司被警察查封,很多參與人員還覺得他們是在做直銷,是做一項很宏大的事業。經審訊,一人團網站工作人員并不清楚傳銷的概念,大部分認為傳銷是將人關起來進行洗腦,限制人身自由。當下傳銷頭目們為了謀取高額利益,傳銷的方法也在不斷改變。
煙臺開發區經濟偵查大隊大隊長陳天勝指出傳銷有多種渠道,另一種是有實物的形式,讓你購買產品價格昂貴的產品,通過購買產品取得會員資格,讓會員拉人頭或者發展下線,購買產品從中獲利。這起案件以網絡為媒介,其實質也是實物傳銷的形式。
現在很多傳銷都是以介紹工作、招聘、招工等名義,誘騙學生、農民、下崗職工參與傳銷活動;一般打著直銷、加盟連鎖、連鎖銷售等名義作為誘餌發展下線。民警提醒,現在咱國內有一些商品被批準直銷,但是被批準的商品是有一定區域的,老百姓想了解這個產品在當地可以直銷還是不可以直銷,可以去商務部網站查詢,如果發現傳銷活動,可以向發生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公安機關進行舉報。
- 傳銷,一人團,團購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1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