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力奇董事長徐之偉:中國日化行業將迎來大變局
熱直銷網快訊:新華食品6月13日電 丁家宜停售的消息一定引起不少人的震驚——這個小有名氣的本土品牌,曾經是中國防曬乳液市場的領頭羊,2010年被法國科蒂集團收購,僅僅過了3年,科蒂集團便決定停售“丁家宜”系列產品。然而,有一些日化品牌卻在競爭中找到了生存法則,最終發展壯大起來,讓我們看到了民族日化的希望。隆力奇便是其中的領軍者,記者近日采訪到隆力奇董事長徐之偉,他清晰地認識到日化行業將迎來一場大變局。
“外嫁”本土日化品牌步履艱難
民族日化品牌曾經歷過成長的黃金期。20世紀90年代,大寶、小護士、丁家宜、隆力奇等一大批民族日化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但好景不長,進入20世紀,尤其是我國加入WTO后的幾年,盡管中國日化用品正在進入空前繁榮的爆發期,但龐大的消費市場引來多方競爭,世界日化巨頭已把中國日化行業作為其戰略市場版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這些國際日化巨頭們除了靠強大的品牌效應和資金實力在我國市場上攻城略地,也將觸角伸向那些立足未穩的民族日化品牌。
2003年12月11日,全球最大的化妝品集團歐萊雅在北京宣布收購“小護士”;2007年,絲寶“易主”德國拜爾斯道夫;2008年7月30日,美國強生公司旗下強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宣布,已完成收購北京大寶化妝品有限公司的交易;2011年4月8日,法國香水巨頭科蒂集團與中國本土品牌丁家宜“聯姻”,獲得丁家宜的大多數股份……2013年6月,科蒂集團決定停售“丁家宜”系列產品。
“日化行業這幾年被跨國公司逐漸拉大了差距,國外品牌占據的市場份額目前已經超過70%,占據的銷售份額超過90%,近年來的本土日化可用“步履艱難”這一詞來概括,科蒂宣布停止銷售丁家宜,也再次出現本土日化品牌被雪藏的命運。”徐之偉意味深長地告訴記者。
一個個的民族日化品牌紛紛倒下,本土品牌的發展空間受到了空前的擠壓。然而一些企業在強大的市場競爭和外資圍剿下越挫越勇,隆力奇就是其中的成功案例。徐之偉表示,本土日化企業只有注重升級轉型和搶占世界科研高地,才能從根本上增強與國際日化巨頭的競爭力。
“隆力奇斥資6億,建造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智能化新工廠”;當很多企業花費巨額資金去做廣告宣傳的時候,隆力奇卻沉下心來,將企業辛苦掙來的錢投入科技研發,在全球投資建設研發中心,分別建立了隆力奇(美國)保健化妝品研究院、隆力奇(日本)美健創新中心、清華大學?隆力奇生物科技研究所、江南大學?隆力奇功能食品聯合研究所、隆力奇本部研發中心、隆力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隆力奇院士工作站、隆力奇?麗娜有機產品(法國)研發中心等八大研發機構。”徐之偉如是說到。
格局生變:“洋退民進”初現?
2014年,日化行業卻似乎正在醞釀一場大變局——一邊是,本土品牌立白高調發布新VI(即企業視覺識別系統)及“大日化”戰略;另一邊是,歐萊雅同時宣布對本土品牌美即的收購獲中國商務部批準,并將繼續推進收購步伐。
值得關注的是,不久前,先是進入中國多年的美資化妝品品牌露華濃宣布退出中國市場,隨后再有歐萊雅宣布在中國放棄旗下的卡尼爾品牌。
“中國日化行業將迎來大變局。”徐之偉向記者分析指出。他表示,從露華濃到卡尼爾,近日來外資日化品牌撤出中國的消息屢見報端。由此不難看出,在國產日化品牌不斷崛起與網絡代購發展壯大的沖擊下,外資品牌在大眾化妝品市場的處境日益嚴峻。
“一些外資日化巨頭財報顯示,在華增長放緩。與之相對應的,是一些本土品牌正在上位崛起。面對這種局面,隆力奇加快轉型升級,堅持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不僅要在中低端產品領域與國外品牌進行競爭,也要在中高端市場上與國外品牌展開交鋒,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徐之偉告訴記者。
數據顯示,近兩年日化外資巨頭的力量下滑,本土品牌卻處于一個旺盛增長的階段。截至2013年上半年,中國市場上的洗滌用品、尿布、牙膏份額中,本土日化品牌所占份額已達到45%。
或許正如那句俗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 隆力奇,徐之偉,日化行業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1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