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獅獲首張區域直銷牌照 結束16年地下生涯
據天獅集團內部人員透露,天獅集團將于今年逐步在全國其他省市申請直銷牌照,這意味著天獅在國內直銷市場的拓展已正式走向“地上”。
遲到的牌照
2005年12月,《直銷管理條例》等法規正式實施,直銷企業開始需要拿到直銷牌照才能重啟中國直銷業務。
僅僅兩個月之后,雅芳即作為國內第一家拿到直銷牌照的企業,開始了自己在中國的攻城略地。
在雅芳之后,已經有25家直銷企業獲得商務部批準的直銷牌照,其中完美、玫凱琳等外企占了近半壁江山,達12家。獲得直銷牌照的安利在2009年即已經突破200億元銷售額大關,但作為國內較早涉足直銷業務的天獅,卻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沒有拿到商務部的批文。
直至近日,天獅才獲得了盼望已久的《直銷經營許可證》,成為國內第27家擁有直銷牌照的企業,天獅集團董事長李金元的興奮溢于言表。有天獅內部人員透露,這是天獅總部拿到的第一塊牌照,意味著天獅在天津地區已經可以合法開展直營業務。不過,在其他地區開展直銷業務,還需要申請相關牌照。據悉,天獅目前已經開始在其他省市申請直銷牌照。
為什么天獅的直銷牌照申請得如此艱難?上述天獅內部人士并沒有回答,而熟悉直銷行業的人士則給出了這樣的解釋: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直銷企業除了注冊資金8000萬元以上,并交付2000萬元保證金到指定銀行之外,內資直銷企業還要有5年無重大違法經營記錄,而外資企業則需要有3年在中國境外直銷經驗,且并無不良記錄為前提。企業通過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商務主管部門向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然后看是否能獲批。
“中國加入WTO并過了保護期之后,為兌現入世承諾,就放開了直銷市場。雅芳是第一家拿到直銷牌照,并且是唯一一家拿到全國直銷牌照的企業,之后的企業拿到的是區域性直銷牌照。全國性的直銷牌照和地方性的牌照都要經過逐一審批,但前者范圍過大,要用到的人力物力多,不利于操作。于是,企業都是一個地區、一個地區地申請。所以,第一塊牌照很重要。”上述天獅內部人士透露。
曲線慈善公關
對于雅芳前中國區總裁高壽康日前因涉嫌向中國官員行賄而被調查的消息,上述人士認為:“在中國做直銷,肯定要和政府的關系好才行。申請牌照除了商務部審批,首先還是要當地政府部門認可這家企業才行。”
直銷研究專家陳亮也分析稱,天獅之所以取得直銷牌照較晚,可能是因為其政府公關不到位。“直銷企業要做好媒體、政府和公眾三個方面的公關才行。其中,對政府方面公關的目的主要是讓政府確信直銷企業不會影響社會安定團結。自從1992年雅芳第一次將直銷引進中國以來,隨后出現了大量傳銷的企業,這讓政府在1998年痛下決心,對整個行業進行了嚴格控制,讓直銷企業轉型。政府對直銷企業的擔心,正是直銷牌照一直很難取得的原因之一。”陳亮說。
為了改善企業形象,贏得政府和公眾的信任,天獅選擇了積極投身公益慈善。李金元稱,截至2010年,天獅已在全球范圍內投入慈善公益資金15億元。
業內人士分析,天獅之所以拿下天津地區的直銷牌照,當然是因為其贏得了天津市政府的信任。在天獅此次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上,受邀貴賓就包括天津市總工會副主席黃淑玲、市政協副秘書長于樹香、市婦聯主席朱麗萍,以及武清區區長張勇等人。
不得已的多元化
天獅除了積極樹立其公益形象,這家曾以保健品為其主營業務的企業,在未取得直銷牌照時,也選擇了轉向多元化發展的道路。這被業界普遍解讀為一種不得已的策略。
2009年,天獅即擁有全球1600萬個家庭的消費群體和5萬個特許經營店。而在2011年社會責任發布會上,這一數據已經上升至2000余萬穩定的消費群體。在這一基礎上,李金元提出了天獅的“大健康產業”發展戰略布局和經營理念。
李金元稱,天獅經過16年的發展,其產業已經橫跨生物技術、健康管理、酒店旅游、教育培訓、電子商務、金融投資、房地產等諸多領域,已成為融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和金融資本于一身的跨國企業。
不過,天獅公司內部人員稱,公司核心業務目前仍然是直銷領域,而這一塊業務主打產品仍然是保健品。“天獅全年銷售額在70億元左右,其中國內銷售額只有20多個億,其主要直銷業務在俄羅斯、南非等市場。”
世界華人直銷促進會秘書長禹露曾公開表示,天獅需要解決的是其戰略定位,是做專業化的全球直銷品牌還是做連鎖形態的零售服務商對天獅來說是個問題。
- 天獅,直銷牌照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