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觀察:直銷產品的“消費者”到底有多少?
熱直銷網快訊:眾所周知,產品要成為商品必須要有消費者。那么直銷產品的消費者到底有多少?就我們目前了解的情況看,2013年近1300億的直銷產品銷售額中,真正是終端消費者花錢的只有三分之一之弱。
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增長百分之幾百的直銷企業消費者最少
從有關媒體分析看,2013年銷售額增長百分之幾百的企業還真不少。按理說,這些直銷企業的產品消費者應該很多,但從我們調查了解的情況看,這類直銷企業產品的終端消費者最少。比如,北京某直銷企業,2013年的增長速度達到200%多,但終端消費者少得可憐。問題在哪?問題就在這些直銷企業的業績主要是通過“拉人頭”實現的。南京某直銷企業2013年的業績可謂大增,增速加快實現的途徑主要是“下大單”,據說有一經銷商投資300多萬元而損失慘重。由此可見,2013年增長百分之幾百的直銷企業,他們的終端消費者比其他直銷企業要少了很多,“拉人頭”、“下大單”是他們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
“拉人頭”、“下大單”,這是明顯違反直銷法規的,有涉嫌傳銷之虞。我們注意到,有的直銷企業的產品價格很高,一般老百姓根本消費不起。為了實現所謂的業績增長,他們只能玩起了違規、涉傳的“游戲”。這是很危險的做法。
安利的業績為什么有規律的增長?
安利每年在中國大陸的銷售業績增長一般都在30%左右,沒有大起大落,很有規律。原因何在?我們認為,這和安利在中國有大量的終端消費者有關。目前,安利在中國的營銷額大概在300億左右,其中終端消費者所作的貢獻大概在50%左右。也就是,終端消費者購買安利產品的費用達150億,其他為經銷商自我消費。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
直銷,重在“銷”,沒有“銷”(售),就沒有“消”(費)。安利深諳直銷之義,始終把銷售直銷產品作為企業發展的中心工作,因而在中國有了大批的產品市場。在安利,統計的不是直銷員發展了多少,而是消費者增加了多少。這就充分說明,安利的確把銷售產品給消費者作為整個直銷過程的中心環節。記者作過一次調查,當問及“知道哪些直銷產品”時,回答“知道安利產品”的人占80%以上。這說明,安利的產品已在中國消費者中深深扎根。一句話,安利業績有規律的增長,主要原因是因為有了大批的產品忠誠消費者。
經銷商不是直銷產品的主要消費者
從目前的情況看,大部分直銷企業產品的消費者還是經銷商。這是一個極不正常的現象,必須要加以改變。
直銷經濟理論專家歐陽文章在《中國直銷經濟學》一書中認為,直銷的邏輯就是解決供給與需求的平衡。他說,直銷企業要把直銷產品所有權轉移到消費者手中,就要不斷培育直銷產品的消費熱點。歐陽文章這一觀點告訴我們,經銷商不是直銷產品的主要消費者,直銷產品的真正消費者是需求者。一旦把經銷商作為直銷產品的主要消費者就會出現如下兩個問題:一是違規或涉傳。這樣的情況可以說比比皆是。有的直銷企業為什么老是受到工商、公安的查處,根本的原因就是經銷商出了問題,而經銷商出問題的原因就是他們成了直銷產品的主要消費者后產生了急于求成的心態。所以,直銷企業違規或涉傳也就在所難免了。二是經銷商利益會受損。比如經銷商囤貨的情況很多企業都存在,有的經銷商家里的直銷產品幾年都用不完,甚至一輩子都用不完。這就傷害了經銷商直銷的積極性,也使他們的合法利益受損。所以,直銷產品必須要有忠誠的消費者,而經銷商千萬不能成為直銷產品的主要消費者。▲
- 直銷,直銷產品,消費者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10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