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部分優秀的網絡品牌涌入濟南市場,進行本土的實體銷售。例如以純正物理手工提取著稱的御泥坊,在紅翻網絡之后,落戶萬千百貨。不過,面對目前網絡銷售開實體店的現狀,他們能夠真正適應線下消費者嗎?他們能否施展固有的網絡優勢呢?
隨著傳統實體渠道與網上銷售的融合,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嘗試兩條腿走路。記者在某化妝品專柜發現,大多數消費者是“有備而來”。她們進店后直接向導購員詢問具體的化妝品產品,對于網絡銷售的產品十分熟悉。一位張女士告訴記者:“我之前在它們網站的商品目錄冊中看中部分化妝品,于是今天就想來看看,然后試試效果。實體店的商品更直觀,能準確知道產品的毫升數,試用出產品效果,買到自己心滿意足的化妝品。”
自2006年網絡品牌借助淘寶正式上線,這些品牌產品的在線銷售都已經超過了五年。五年里,這些網絡品牌都打造出了一定的網絡品牌知名度。此時選擇建立實體銷售店面,能夠有效利用成熟的時機,滿足消費者線上線下的需求,從而達到全方位銷售,實現利益最大化。
化妝品網商“落地”難現價格優勢
消費者在采訪中表示,實體店化妝品價格相對于網絡較高,多數沒有優惠。一位專程從網店看好品牌來購買的王小姐說:“之前我在一個網購網站上看到一只BB霜,來到實體店之后發現價格比網絡上高很多,雖然實體店能百分百肯定是真品,但因為價格偏高,心里還是有些不舒服。”面對網商之前直接供貨消費者的方式,轉為實體銷售后,不免多了中轉站和服務站。所以,之前直接供貨的價格優勢難以在現實市場中良好地展現出來。也有消費者表示,很多產品在“落地”后為消費者提供了試用平臺,但是試用后可能出現各種問題,會從一定程度上會減小購買欲。
- 化妝品,網商,消費者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beauty/html/659.html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