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洛溪的吳小姐,最近在化妝品上的支出就漲價而增加了接近100元。“我喜歡網購,本來選擇網購就希望價格可以實惠一些,誰知道現在一漲價,之前千算萬算的優惠都形同虛設了。”吳小姐說,我用某牌子的一系列化妝品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因為覺得好用,所以就一直使用,還記得今年2月份第一次在網上購買的時候,一瓶清爽保濕凝露才124元,一支美白精華才158.5元,誰知道前幾天準備補貨的時候,才發現漲價了,保濕凝露變成了131元,而美白精華則要175元,“頓時感覺壓力好大”。
像吳小姐一樣受化妝品漲價影響的消費者還不在少數。據了解,本次漲價主要影響的是一些國際一線品牌一般,如倩碧、蘭寇、雅施蘭黛等大牌,從去年12月起到今年1月,價格都上漲5%~10%,很多品牌價格的漲幅都在8%左右。另外,這些一線大牌通常專柜都不提供打折優惠,但不少團購網站和品牌折扣網站仍會有2~6折的優惠,而代購網站價格多為市場價的6折。
雖然一線大牌都紛紛漲價,但是記者走訪了一些百貨商場以及品牌專柜后發現,諸如歐萊雅、DHC、歐珀萊、資生堂、Fancl等品牌近期都沒有漲價。據業內人士介紹,化妝品一般不會直接漲價,而是通過形象升級、品牌包裝、新品取代舊品等方式變相漲價。而且,化妝品專柜的折扣一般比較少,通常會以贈送小樣的方式回饋客戶,而網上的化妝品優惠活動多,折扣也比較低。
有業內人士就提醒消費者,想要省錢不妨多關注名品折扣網站,比如唯品網、走秀網、聚美優品等,也可以在化妝品遇大折扣時大量囤貨。另外,國際大牌漲價也有助國貨美妝產品的銷售。在價格上,外國品牌化妝品比經典的國產化妝品貴好幾倍甚至上百倍,比如百雀羚雪花膏、郁美凈浴后乳液、宮燈杏仁蜜等價格才10元左右,具有相當的價格和口碑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