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化妝品市場份額 愛茉莉占比38\%
熱直銷網快訊:韓國經濟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進入高速增長階段,通過引進外資、引進技術、振興出口形成外向型經濟,產業結構向工業化轉變,特別是重化工業得到了長足發 展,同時韓國的城鎮人口比重不斷提高,到1990年后基本保持80%左右,而女性就業占比也在2000年后出現顯著上升。
人均GDP上升、工業化城鎮化、女性就業的增加為韓國化妝品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韓國化妝品生產總額近三十年來保持11%的復合增長率,特別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化妝品行業幾乎未受影響,化妝品零售總額仍保持穩定增長。
在韓國化妝品市場,本土公司占據了主導地位,根據韓國化妝品協會的數據,愛茉莉占有38%的市場份額,LG健康生活占10%,其他國際品牌占25%,其余31%的份額由600-700家小公司瓜分。
韓國本土化妝品公司占主導地位
20世紀90年代,韓國全面開放化妝品的進口與零售,大量國際化妝品涌入韓國,許多消費者都熱衷于購買其產品,但隨著本土化妝品公司的發展,現在絕大多數消費者更喜歡使用本國化妝品。韓國本土化妝品的優勢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科技含量高。韓國本土企業投入了大量的科研費用,將生物科技應用于化妝品上,比如人參、海藻等,使得在科技上能夠與歐美化妝品公司相抗衡。
滿足消費者需求。韓國化妝品都是針對韓國人的皮膚特點,依靠抗皺、抗衰老和美白功能來吸引消費者購買。
安全性高。韓國的化妝品立法和標準都相當嚴格,整體安全性甚至超過歐美日產品。
韓國化妝品生產以護膚(基礎)化妝品為主,占41.7%,功能化妝品占25.3%,美發產品占13.4%,從增速來看,功能化妝品增速較快,特別是美白和 防皺的功能化妝品。韓國人最早意識到亞洲人不同于歐美人的皮膚特點,即易長斑,老化快但恢復得也很快。針對這些特點,韓國企業開始致力于功能性護膚品的研 究,最終依靠具有抗皺、抗衰老和增白功能的產品,成功占據了本土護膚品市場的主流地位。功能護膚品的趨勢在韓國愈演愈烈,并在以后的幾年中繼續流行。
韓國化妝品生產規模(2005-2010)
韓國化妝品零售一大特色是直銷占比較大,為25%,其他以實體店為主,百貨店、專業店和超市銷售占比合計68%,特別是專業店的發展,如愛茉莉旗下的 Aritaum和LG健康生活旗下的Beautiplex都是連鎖護理品專業店,近幾年來銷售增長領先于其他渠道。此外,網上銷售在近些年來逐漸興起,但 對實體店的沖擊仍然較小,而高檔化妝品主要依靠直銷和百貨店渠道進行銷售。
圖9:韓國化妝品在實體店的銷售額增速較快
韓國化妝品渠道主要依靠百貨店、專業店和直銷
- 愛茉莉,化妝品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8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