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產業爆發力驚人,將成為下一個國民支柱產業?
一、為什么未來健康行業總成為關注焦點?
如今未來健康行業引發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任何風吹草動都容易在輿論場上發酵。比如,中醫院酸梅湯爆火出圈、小林制藥紅曲事件等都曾引發社會極大的關注與熱議。
這背后有深刻的社會原因:
其一,疾病譜的改變要求醫療防治融化在日常生活中。
相較于30年前寄生蟲病、細菌感染等起病急、病程短的流行疾病,當下疾病譜主要轉向以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糖尿病等為代表的慢性疾病,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數據,這些慢性病的死亡人數占居民總死亡的比例超過80%。
而這些慢性病多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導致,并非不可控或不可預防,一旦患上多需終身控制,由此促使傳統的醫療模式逐漸向“防、治、養”模式轉變,覆蓋全生命周期。
其二,社會結構變化要求跳出醫療看健康。
一方面,人口結構老齡化。隨著老年人數量的激增,對于健康的需求、關注與迫切程度也就越高,這從保健品普遍成為老年人救命稻草的現象中可窺一二。
另一方面,亞健康人群高企。根據《中國城市人群健康白皮書》數據,目前我國主流城市的白領亞健康比例高達76%,處于過勞狀態的白領接近六成,一個個不是疲勞就是感冒、不是上火就是失眠,活脫脫移動虛弱體,未來健康產業保駕護航是剛需。
其三,未來健康對應時代癥候在個體的集中體現。
“經濟發展太快,靈魂卻被落在了后面”,一邊享受短時間內生存生活環境極大改善,一邊各種疾病時時準備襲擊人類帶來種種痛苦不堪,這種反差,造成了一種空前的健康焦慮,因而也催生了“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養生文化,表現在需求上就是對防患于未然的未來健康消費意愿的提升。
二、市場需求,激發產業活力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和慢性病患者的不斷增加,未來健康產業的市場需求持續攀升。《中國人口形勢報告2024》數據顯示,2023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升至15.4%,預計在2030年左右進入占比超20%的超級老齡化社會,2084年之后中國老年人口約占總人口的一半。老年人對健康養老、醫療保健等專屬服務的渴望,如同旺盛的爐火,為未來健康產業的巨輪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同時,隨著亞健康人群劇增,中青年養生群體的崛起也勢不可擋,他們更加注重健康飲食、營養保健和體育鍛煉,為健康產業帶來了新的增長點。
三、產業融合,拓展發展空間
未來健康產業正逐步與金融、旅游、體育等多行業深度融合,催生出了一系列新業態和新模式。健康保險、健康旅游、運動康復、健身休閑等領域的蓬勃發展,不僅為人們帶來了更豐富的選擇,也為經濟增長創造了更多機遇。這種多行業的融合,不僅推動了健康產業的轉型升級,還為其開辟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四、科技賦能,推動產業變革
在未來大健康行業火爆全網的同時,科技的力量正深刻改變著未來健康行業的發展趨勢。
比如,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正深度嵌入醫療診斷、疾病預測以及健康管理的每一處細節。
這些技術不僅大幅提升了醫療服務的效率與精準度,更為每個人量身定制了專屬的健康呵護方案。
遠程醫療、可穿戴設備、智能傳感器等智能醫療器材的普及,讓醫療更加智能、便捷和高效,實現了從被動治療到主動管理的華麗轉身。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