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新能否擺脫傳銷陰影 2013銷售額將超50億
日前,全球個人護理品和營養保健品直銷巨頭如新(NU SKIN)在廣州唯一的一家生活體驗館在越秀區中山六路捷泰廣場六樓正式揭幕。新館的開幕揭開了如新在中國大陸地區未來五年發展計劃的序幕。據悉,這一全新的店面設計方案將在今冬明春登陸北京、上海和西安的如新生活體驗館,并將在明年更新到全國各地的如新生活時尚店和如新生活形象店。
一貫低調的如新,也借助新館的閃亮登場一掃2012年遭遇“傳銷風波”之后的陰霾,顯露出新的發展態勢。不過,在整個社會對于傳銷行為幾近深惡痛絕的中國市場,如新要擺脫歷次“傳銷風波”造成的“灰色印象”恐怕還需一場持久的角力。
2017年前網點數量將增至3倍
走進如新廣州新館的店堂,通過精妙設計呈現出的海洋、天空、水等自然元素立即給人以健康愉悅的第一印象。多點觸控互動展示屏等科技元素的加入,以及一站式健康美容的信息咨詢服務及銷售配貨功能,為顧客提供更為周到的健康美容新體驗,也給事業經營伙伴提供了更高端優雅的品牌展示和營銷環境。
3月18日,如新大中華區域總裁范家輝親臨廣州新館剪彩,為這家在中國大陸地區首個采用全新視覺設計、高端時尚升級的如新生活體驗館站臺,足見這家店對于如新在中國大陸的市場布局的重要性。
張朝駿,如新在廣州地區的經銷商之一,對于這家新館也是贊不絕口。“如新一般在一個城市只開一家體驗館,經銷商不必自己再花費巨大的成本來開店,這一點很有好處。”他說,“現在我們去這家新館拿貨,起碼要排兩個小時的隊,可見新館開張的勢頭很好。”
張朝駿做如新的經銷商已有近兩年時間。他告訴記者,如新把貨統一存放在體驗館進行發售,經銷商不用在自己手頭囤貨,因此為經銷商免去了壓貨的麻煩。
與安利、康寶萊、玫琳凱、雅芳并稱“全球五大直銷集團”的如新,在中國市場上始終保持著“低調黑馬”的姿態,即使近年來加速在中國市場的布局,在聲勢上也并不大張旗鼓。2012年9月,如新公布在中國市場的擴張計劃,要在2017年前增加店鋪和銷售支援網點數量至3倍,拓展直銷區域與業務經營,以及新增其他銷售渠道以提高市場滲透率。在作為如新經銷商的張朝駿看來,這一切意味著他的事業也將隨之起飛。
2012年“傳銷風波”影響揮之不去
新版生活體驗館的漸次揭幕,稱得上是如新在近期的一大亮點,但通過網絡搜索有關如新的新聞,出現的搜索結果卻大都還停留在2012年的“傳銷風波”,可見這一場風波的影響至今還未完全消散。
時間回溯至2012年,美國東部時間8月7日上午,美國股市做空機構香櫞研究向市場發出如新的做空報告,致使如新股價一度下挫12.7%。香櫞研究在做空報告中提供的證據指出,通過雇傭人員打入如新銷售團隊內部得知,“要成為如新代理商必須購買5000元-15000元金額不等的如新產品方可入會”,因此香櫞研究判斷如新在中國只是做名義上的直銷,實際上卻通過發展直銷人員以外的龐大的非正規銷售隊伍在從事傳銷。此外,香櫞研究還指出,合肥等城市并不包括在如新被許可從事直銷業務的范圍之內,因此也存在“越界”的舉動。
據公開資料,這并非如新第一次在中國遭遇“傳銷風波”。早在2007年7月,如新黑龍江分公司就曾因涉嫌傳銷被當地工商部門查處,近200余萬元產品被收繳,近千人涉案。當時的記錄顯示,黑龍江分公司銷售人員的行為與香櫞研究出具的做空報告所公布的情況如出一轍。對此,盡管如新方面的態度強硬,但仍然難以完全說服社會輿論。
據了解,根據中國2005年11月開始實施的《禁止傳銷條例》,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簡而言之,繳納費用取得加入資格、發展下線以及明確的傳銷資金鏈是傳銷的主要特征。
而根據2005年12月起實施的中國《直銷管理條例》,直銷是指直銷企業招募直銷員,由直銷員在固定營業場所之外直接向最終消費者推銷產品的經銷方式。另外,直銷員必須由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培訓,培訓合格后由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頒發“直銷員證”后,才可從事直銷。企業對他們不能收取任何費用,包括所謂培訓費在內。
日化行業專家吳志剛告訴記者,簡而言之,直銷是“單層銷售”,銷售員直接面向顧客;而傳銷則是“多層銷售”,在銷售過程中層層加價。不過他也認為,盡管按照法律的規定,直銷與傳銷之間存在鮮明的區別,但在執行的過程中卻很容易走樣,很多號稱直銷的企業都在“打擦邊球”,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如新實難令人相信其能夠“獨善其身”。
如新能否擺脫“灰色印象”?
直銷與傳銷之間的風波糾葛,在直銷巨頭如安利、雅芳、康寶萊等身上均有上演過,可以說,在中國,這一直都是一個處在陰影邊緣的領域,經常面臨著觸及國家法律和社會道義的風險,也有人直接將直銷形容為“灰色地帶”。
于1984年誕生于美國的如新,2003年開始進入中國市場,帶來了旗下兩大產品線NuSkin(如新)和Pharmanex(華茂)。作為第二批獲得中國直銷業務牌照的企業,如新從2006年開始以直銷形式進行在華產品銷售,次年直銷范圍擴大至京滬兩地,此后銷售范圍進一步擴大至15個省逾50個城市。
2006年是中國直銷行業發展史上混亂的一年。盡管在此前的2005年底,中國《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相繼頒布,但仍有不少企業試圖游走在二者之間的灰色地帶,通過鉆法律的空子來牟取暴利。正是在2006年,安利、雅芳、蟻力神等企業都不得不為適應新條例而對其直銷管理架構、計酬方式和銷售人員隊伍進行重大調整,而更慘烈的是,包括珍奧集團、完美礦物晶、仙妮蕾德、玫琳凱、新時代國珍大課堂、萬基等企業均受到監管部門不同程度的查處,剛剛取得“身份證”的如新也在后者之列。
此后,國家有關部門未曾收回對于傳銷行為的打擊“大棒”,而相應的,直銷行業雖名義上不在被打擊之列,但實際上卻仍然在無形中受到合法與非法之間的“灰色印象”的困擾。特別是近兩年來國際直銷巨頭雅芳的迅速衰弱,更加令籠罩在直銷行業上空的陰影揮之不去。
香櫞研究創始人安德魯·萊福特就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表示:“我覺得中國禁止傳銷非常好。因為傳銷利用人們的弱點,其目的不是為了銷售產品,而是為了吸納更多的人。你可以聽聽如新的員工大會,他們真的在利用人們的弱點。我不理解如新為什么能夠(在中國)生存到現在。”
日化行業專家馮建軍也明確表達過對于直銷模式的悲觀態度:“直銷需要人對人的營銷,必須采取人海戰術。目前直銷和互聯網電商渠道的競爭無論在市場成長空間還是便利性等方面,都沒有優勢。先進理念都在提倡營銷管理的扁平化,直銷這樣的多層次營銷無法壓縮中間費用,尤其是管理成本,最終無法體現競爭優勢。”
不過,在張朝駿看來,事情不是這樣。“如新的發展一直很穩健,經銷商和銷售隊伍一直在增加,產品的市場反饋也很正面。我認為如新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它的ageLOC技術,這種基于基因層面的抗衰老技術在業內無人具備與之競爭的能力。預計今年如新的銷售額會超過50億元,我們很有信心。”
此外,如新近年來也持續不斷地通過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等方式來進一步鞏固企業的親善形象。1996年,如新“善的力量”基金會成立;2005年,如新中國在黑龍江雞西設立“蜜兒餐”生產基地,為全球范圍內的貧困兒童提供在校餐飲;2007年,如新的“受饑兒滋養計劃”榮獲美國企業大獎“最佳企業責任獎”;2008年,如新獲中國慈善表彰最高榮譽“中華慈善獎”。
“你在如新購物,用1元錢買一個紙袋,這1元錢就會被捐贈到如新"善的力量"基金會。”張朝駿說,“如新特別設立一個生產基地生產"蜜兒餐",幫助貧困失學兒童重返校園。”
- 如新,傳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6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