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 | 小雪:潛伏閉藏調情緒,清火防寒補腎陽
二/十/四/節/氣
今日小雪
今日小雪。小雪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漸增。
小雪伊始,葉落盡,草枯黃,樹木漸漸顯出裸露的枝干,天空也偶爾“紛紛揚揚”。這個時候天氣常常多霧陰晦,氣溫越來越低。寒濕淅瀝,陰盛陽衰,自然界的生物都進入休養閉藏的狀態,以蓄養其生命的活力,也提示我們到了御寒保暖、防病養生的季節。
《黃帝內經》: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在冬季讓身體精氣不要過度消耗,好好養精蓄銳,來年會有一個更好的狀態。
小雪養生,要注意“潛伏閉藏”、“調節情緒”。小雪時節養生宜靜不宜動,人要順應自然界的變化,避免寒氣侵襲,還要謹守虛無,心神寧靜,這樣才能保持人體形神合一的生理狀態,達到養生的目的。小雪養生我們要關注清火、防寒、補腎陽。
清火滋陰多飲水
小雪時節,冷空氣一到,人們就習慣宅在室內,用暖氣、空調取暖,連帶著添衣進補,這就導致體內的虛火不易清瀉而包裹在體內,人就容易生“內火”,如口腔潰瘍、痘痘叢生、大便燥結等現象就是內火的表現。加上天氣干燥,容易引起肺火旺盛,從而出現咽喉干痛、燥熱咳嗽、痰中帶血等不適癥狀。
建議大家在飲食上以清火滋陰為原則,少吃麻辣香鍋之類的辛辣食物,多吃白蘿卜、白菜等當季食物。白蘿卜能清火、降氣、消食,生吃可清熱生津、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熟吃可益脾和胃、消食下氣,跟羊肉一起燉湯喝,既暖和又能滋補津液。如果肺火旺盛,咳喘厲害,建議食用蒸梨,可潤肺清熱、養陰生津、止咳平喘。
可以適當增加飲水以促進新陳代謝。在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溫開水,能降低血液粘度,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蜂蜜水可潤燥解毒,梨水可以潤肺止咳,也建議適當補充一些維生素C,促進身體健康有活力。
注意保暖防風寒
小雪雖然氣溫逐漸降低,但適度運動鍛煉身體也要常抓不懈,不能放松。適宜的運動能讓全身各個部位活動起來,促進血液循環。運動量要適度,大量出汗會“發泄陽氣”,反而不利于我們的健康養生。我們不宜早晚運動,應在太陽出來后運動,以慢跑、瑜伽、太極拳等溫和的有氧運動為主。
外出運動時,建議大家注意防風防寒保暖,特別是頭部、頸部這些散熱較多的部位,受寒可引起末梢血管收縮,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對于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在寒冷的天氣里要特別注意頭部和頸部的保暖,出門帶好帽子、圍巾等保暖產品。
睡眠時也要注意保暖,防止風寒侵入,影響身體健康。晚上睡覺前,可用陳艾葉加姜煮水泡腳,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改善睡眠質量等作用。
補腎養陽藏正氣
和治友德全球健康推廣顧問、國醫大師張大寧教授認為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注重腎保健,對于養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張大寧大師表示,蟲草也好,蟲草菌絲體也好,都是補腎益肺的。不熱不燥,陰陽并補,偏于平性,普遍適用于普通人群。蟲草相關的產品就可以起到“輔助正氣”的作用,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根據四季養生的原則是:冬季對應五臟中的腎,順應天人合一,當以養腎為主。冬季人體陽氣收藏,氣血趨向于里,皮膚致密,水濕不易從體表外泄,而經過腎、膀胱的氣化作用,除少部分變為津液散布周身外,大部分化為水,下注膀胱成為尿液,無形中加重了腎臟的負擔。
其次,冬季陰盛陽衰,人體要注重養陽,以潛藏陽氣,為來年春天做準備。曬太陽是非常簡單的養陽方法,古人稱之為天灸。曬太陽應背光而坐,因為背部有一條重要的經絡——督脈。督脈總管一身的陽氣,有“陽脈之海”之稱。而且背部還有膀胱經,是人體抵御寒氣的第一道藩墻。把后背曬熱,曬舒服了,人體的陽氣也就充足了。曬太陽不要隔著玻璃,建議在天氣晴朗時在室外直接對著太陽曬。
和治友德以“弘揚養生文化、造福人類健康”為使命,經過不斷摸索與創新,結合西方營養學和中醫養生理念,以現代生命科學成果為依據,建立了“飲食養生、行為養生、心理養生”三大養生學說,幫助人們通過三大養生收獲健康。
飲食養生:
通過飲食的調節而達到養生目的
行為養生:
通過有目的的行為而達到養生的效果
心理養生:
通過心理調節而達到養生目的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
- 和治友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62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