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健康產業總收入規模將達9萬億,中消協建議行業企業這樣做!
中國消費者協會8月30日發布的《健康產業消費趨勢發展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大健康產業總收入規模將達到9萬億元,相較于2021年8萬億元的總額實現了顯著躍升。
消費者對保健食品、特醫食品、嬰幼兒輔食、精準營養補充、家居健康、汽車室內空氣健康等方面都有較強消費需求,“健康消費”已經逐漸成為消費者的日常消費習慣,并且有著從“選擇性消費”向“健康剛需”方向演變的趨勢。
健康產業消費問題主要包括:普通食品功能化、療效化,虛假宣傳、誘導消費、非法添加等。
針對上述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建議行業企業:
一是依法合規經營,誠實守信發展。健康產業企業和從業者應當嚴格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秉承誠實守信原則,充分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等合法權益,不作虛假宣傳,不夸大產品效果,不誤導消費者,營造誠實守信的健康消費環境。
二是建立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嚴守產品質量安全底線。從原材料采購到成品出廠,均應經過嚴格的檢驗檢疫程序。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不斷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確保消費安全,不斷向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產品和高品質服務。
三是加強消費教育和消費引導,樹立健康理念,倡導健康生活方式。通過舉辦消費教育專題講座、線上課堂等方式向公眾傳播健康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建立和完善健康消費風險防控機制,對于特定的產品,應提供詳細的使用說明書,并且提供咨詢服務,幫助消費者正確使用產品。
四是強化行業標準規制,推動健康產業規范發展。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推動形成統一的技術規范。即使在缺乏明確標準的情況下,企業也應主動設定高標準,以領先者的姿態帶動產業進步。配合監管部門,建立有效的配套監管機制,共同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秩序。
五是建立快速響應機制,及時化解消費糾紛。應設立專門的客戶服務部門,快速響應消費者的訴求,及時答疑解惑、化解糾紛。制定合理的退換貨流程,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加強個人信息保護,確保消費者的隱私安全,阻斷信息泄露風險。
六是發揮企業專業優勢,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通過不定期開展健康教育、免費體檢等公益項目回饋社會。推行循環再利用的理念,采用環保材料,減少包裝浪費。確保所有業務活動符合倫理道德標準,經營活動不得有損公共利益。
七是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消費體驗。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優勢,打造健康消費新場景,提供個性化健康解決方案,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精準、多元的健康消費需求。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