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食消費成大健康領域新風潮
“當下,大健康領域正轉向剛需性消費市場,形成了新格局、新風口,健康輕食就是在這個新格局新風口涌現出來的新賽道。”在近期舉辦的“2024健康輕食創新大會”上,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營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杜荷如是評價道。
隨著全民健康意識的提升及消費觀念的轉變,健康輕食逐漸從都市白領的生活態度變成更多消費者的日常選擇。尤其是今年以來,輕食市場呈現出了快速增長的態勢。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倡導“愛自己、愛生活”,并培養低熱量、低糖、低鹽的飲食習慣。外賣軟件里、網購平臺上,“0糖”“0卡”的飲品漸成風潮,高纖維、高飽腹感的輕食備受青睞。
“輕食的核心可以總結為八個字:簡單自然、營養健康。輕食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一個社會經濟循環發展的科學進步問題,消費者對于輕食的追求折射出熱愛生活、注重健康消費群體積極向上的一種力量。”在杜荷看來,隨著國家實施《健康中國行動》和《國民營養計劃》,中國大健康產業也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歐睿咨詢發布的報告《“數”讀輕食產業的確定性增長機會》預測,國內無糖低糖食品的市場規模將在2027年超過9000億元,并且,低脂、低鹽低鈉、高蛋白食品也將在未來保持增長勢頭。
報告顯示,在目前的輕食消費者中,女性是最主要的群體,外賣輕食用戶中女性占比接近七成。從年齡段和地區來看,18~40歲的中青年群體、高線城市的消費者居多,學生群體與白領人群常把輕食作為零食下午茶或者工作餐。
餓了么放心點戰略總經理李沛表示,目前國內的餐飲消費市場已更迭到了關注營養健康的餐飲5.0時代。截至去年12月,中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5.45億。這一龐大的市場也呈現出新的營養健康化的消費趨勢,包括飲食豐富度增加、全谷物和雜糧食品流行、低卡食品受追捧、注重水果攝入、膳食補充劑消費大漲、水產品消費穩增、飲品減糖化、減鹽意識增強、輕食消費增長等。
餓了么聯合中國烹飪協會等多方發布的《2024餐飲外賣營養健康化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在健康化飲食供給方面,2023年餓了么平臺上標注全谷物食品的菜品數量是2019年的1.8倍,提供低卡食品的餐飲店鋪數比2019年增加超4倍,商品數增加250%。
營養健康意識正推動消費者的飲食習慣發生變化。報告顯示,餓了么平臺上“粗糧”的消費量增速遠超“細糧”。其中,雜糧飯在過去五年間的復合增長率達15%,增速是白米飯的約5倍;蕎麥面制品過去五年復合增長率22.3%,增速是白面制品的約2倍。與此同時,人們對減鹽、減糖食品更加青睞,近七成茶飲消費者選擇低糖度,選擇標準糖用戶僅占32%;2023年選擇“少鹽”標簽的訂單占比接近1/3。人們對營養健康成分的關注也直接帶動了水果、膳食補充劑等商品的銷量增長。平臺上,2023年膳食補充劑訂單量規模是2019年的7倍,下午茶時段的果切、水果撈等水果商品的消費金額是2019年的2.8倍。
對于輕食行業的未來發展,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佘遠斌認為,食品安全問題關系著輕食產業及產品的研發、生產和市場開發,尤其是重金屬、農殘、霉菌毒素、新生有害物的精準檢測和有效去除對輕食的健康發展十分重要。“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輕食品原料、配方、營養、風味以及調味品的智能檢測、智能設計、智能制造、智能監控、智能評價等環節能夠發揮獨特的重要作用。”
■ 本報記者 劉旭穎
來源:國際商報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