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夏日炎炎里 如何保護“敏感”的你
今天是“世界過敏性疾病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表明,近年來,過敏性疾病發病率在全球范圍內呈上升趨勢,過敏性疾病已成為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也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21世紀重點防治的三大重要疾病之一。據WAO(世界變態反應組織)的調查數據顯示,全球30%~40%的人受到過敏的困擾。
夏季是過敏高發的季節。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也是最重要的“第一道防線”。在炎熱潮濕、陽光強烈的夏天,稍不留神,一些皮膚問題可能就會“不請自來”,例如光敏性皮炎、多形性日光疹、濕疹、痱子、蟲咬皮炎等,我們一定要格外關注“敏感”問題。
01
關注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也稱作日曬傷,是正常皮膚經暴曬后產生的一種急性炎癥反應。日光性皮炎表現為紅斑、水腫、水皰,伴有瘙癢及灼痛感,后期皮膚可見色素沉著、脫屑。
遇到曬傷后,我們要第一時間進行物理降溫,冰袋、冰水都是不錯的選擇。馬齒莧、野菊花、蒲公英等三種藥物煮水(10分鐘即可)后冷藏再冷敷,也有不錯的效果。
除了曬后治療,更重要的是提前預防。出門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防曬工作,才能有效保護皮膚。炎炎夏日如果不做好防曬工作,紫外線照射多了,會導致肌膚中的黑色素沉積,進而發生長斑、變黑、肌膚暗黃等情況,導致皮膚迅速老化。
02
易增加光敏感的食物
光敏感食物是指容易引起日光性皮炎的食物,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是一些含葉綠素較多的蔬菜,例如灰菜、苦菜、芹菜、萵筍、油菜、菠菜、小白菜、馬蘭頭、蘿卜葉、芥菜、雪菜等;二是水果類,例如無花果、柑橘、檸檬、芒果、菠蘿等;
三是海鮮類食物,例如泥螺、牡蠣、生蠔、河蝦、海蝦、大閘蟹、河蚌等;四是一些谷類食物,例如蕎麥。
03
夏季濕疹的應對方法
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炎癥性皮膚病,由于夏季天氣炎熱出汗多,空氣濕度大,夏季多見急性或亞急性濕疹,例如頸部、腋窩、肘窩等皺褶部位的間擦性濕疹。面對濕疹,以下幾點建議要牢記:
第一,可以進行簡單抗敏治療。如果皮疹面積不太大,只有輕度瘙癢,可遵照醫囑口服氯雷他定片或者西替利嗪片,外用爐甘石洗劑。避免搔抓及熱水燙洗。
第二,顏面部濕疹不要擅自用藥。未經皮膚科醫生診斷,不建議自行至藥店購買糖皮質激素藥膏使用,這是進一步傷害皮膚的做法,因為它對抑制炎癥雖然有效,但長時間使用會產生副作用而危害到健康,甚至引發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
第三,完善過敏原檢查。過敏反應是指機體受到外界抗原(如花粉、塵螨、魚類、牛奶、海鮮等)刺激后出現的生理功能紊亂、組織損傷等異常免疫應答。通過過敏原檢查,可以明確是接觸性的、食入性的,還是吸入性的過敏原引起的過敏反應,從而采取針對性的預防和治療。
第四,飲食和睡眠也很重要,不僅要忌食辛辣刺激飲食,還要保證充足睡眠。
04
蚊蟲叮咬的應對方法
在夏季被蚊蟲叮咬后,可選用肥皂水等堿性溶液,緩解其酸性毒液對皮膚的刺激癥狀,也可以遵照醫囑涂抹糖皮質激素類外用藥,例如丁酸氫化可的松或者糠酸莫米松乳膏。當然,如果可以采到新鮮的中草藥馬齒莧,將馬齒莧搗碎后貼敷在蟲咬部位,也會有不錯的效果。
05
起痱子的應對方法
痱子,俗稱為汗疹、熱疹、粟粒疹,是夏季或濕熱環境中常見的一種表淺性、炎癥性皮膚病。主要表現為皮膚上出現的小水皰、丘疹、丘皰疹或膿皰,可有瘙癢、疼痛或灼痛感。在環境通風降溫后,痱子一般會自然消退,也可以外涂爐甘石洗劑。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
- 和治友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58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