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 | 雨水養生:養肝補脾喝三茶
今日雨水。一年之計在于春,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繼之雨水。東風解凍,散而為雨,在雨水節氣前后,氣象意義上春天就開始正式到來,但此時恰逢寒冷的冬末向溫暖的早春過渡之際,氣溫雖然回升,但余寒仍會不時而至;冷暖不均的氣候,還容易使人心神不寧,情緒波動,影響身心健康。
春應肝木。根據中醫五行學說,木能克土,即脾土易受到肝木的制約,所以春季養肝的同時還應顧護脾胃。另一方面,“脾主運化”,不僅能運化水谷,將飲食轉化為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并輸送到全身,而且可以運化水液,促進水濕的排泄與循環,以維持身體正常的水液代謝平衡。雨水節氣水濕漸盛,因此更應強健脾胃以除濕氣。
飲食養生
養肝補脾 省酸多甘
雨水時節,隨著天氣回暖降水量增加,萬物生發的氣息更濃了,人體內的陽氣也隨之生發。此時要加強對脾胃的養護,健脾祛濕,從而使肝氣舒暢條達,人體才能氣血和暢。
雨水時節飲食上宜多食具有養肝、補脾、祛濕的食物,如山藥、芋頭、薏仁、小米、綠葉菜、羊肝等。同時,雨水后天氣轉暖,風多物燥,早晚較冷,食味上建議省酸多甘,可選擇韭菜、百合、山藥、荸薺等。
春月宜喝粥湯(糖尿病人除外),建議用芡實、蓮子、山藥煮粥健脾利濕,適當加點陳皮還可醒脾行氣開胃;還要多吃綠葉菜、甘蔗等多汁蔬果來潤養胃氣。
飲食養生
初春養生 宜飲三茶
1. 綠茶:助降血壓
醇香的綠茶好處很多,特別是具有清火利尿的作用,高血壓患者建議多喝點綠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壓,但綠茶不宜過濃。
2. 柚子茶:助降血糖
春季不少人會出現上火的情況,如果油膩的食物吃多了,還會便秘。最好每天喝點柚子茶,柚子茶偏涼性,能夠潤腸清火。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飲食控制不好,容易造成血糖的波動,而柚子茶中含有類胰島素的物質,能夠輔助降糖。
3. 山楂決明子茶:助降血脂、降血壓
山楂茶有降血脂和軟化血管的作用。如果是鮮果,每天2~3個,對半剖開,泡在開水中。如果是干品,每天4~5片泡開水喝即可。山楂茶中配以可降壓的決明子,效果就會更好。
行為養生
春捂防寒 適當運動
雨水節氣之后,空氣中水分增加,導致氣溫不僅低,而且寒中有濕,此時不宜過早減少衣物。老人、小孩要“春捂”,預防“倒春寒”。
“春捂”做法:穿衣宜“上薄下厚”,捂好背、腹、足底。做好背部保暖,護好“陽脈之海”——督脈,可以減少感冒;做好腹部保暖,有助于預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瀉;做好足部保暖,預防“寒從腳下起”,身體才能真正暖和起來。
對于中老年人而言,雨水春練要科學合理,有針對性。建議參加一些太極、五禽戲、八段錦等具有一定保健養生功效的運動。這些緩慢柔和的運動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改善內臟、神經及肌肉的功能狀態,增強內臟的功能等作用。不必強求整套動作,只要做到舒展、緩慢,對提升自己身體素質就會有很大幫助。
行為養生
夜臥早起 午睡養神
曾國藩曾言“養生之道,莫大于眠食”。《黃帝內經》中記載:“人臥血歸于肝”,而在春季應“夜臥早起”。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睡眠時進入肝臟的血流量是站立時的7倍。流經肝臟的血流量增加,有利于增強肝細胞的功能,并加快營養物質的代謝,從而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抵御春季多種傳染病的侵襲。在高質量充足睡眠狀態下,有利于強身健體,提升免疫力。
初春季節,很容易出現“春困”的現象。把飯后午睡改為飯前午睡,能有效消除疲勞和困乏,午睡時間以半小時至一小時為宜。另外,在每晚睡前可以對眼部進行穴位按摩,舒緩眼部疲勞,同時對太陽穴按摩放松減壓,舒緩一天的壓力與疲勞,有助于快速入眠。
心理養生
開朗恬淡 調養精神
春在五行為木,與肝相應,肝氣喜條達而惡抑郁,保持心平氣和的狀態,有助于肝氣平穩,脾胃才更得安寧,因此雨水節氣心理養生至關重要。《黃帝內經》明確提出春三月要“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以養“生”;《養老奉親書》也提到春宜戒殺,以順生氣。
雨水時節,天氣變化不定,很容易引起情緒波動,出現情志異常,對健康產生影響,所以此時不可因小事而郁郁寡歡,影響肝氣舒發。肝在志為怒,所以要尤其防止過怒導致肝氣太過,盡量維持心態的平和穩定,做到恬淡虛無,開朗豁達。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
- 和治友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55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