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食品安全大調研探訪無限極
1月18日,2024廣東省食品安全大調研走進無限極全球行政總部,調研專家組與無限極相關負責人共同探討食品安全建設。記者從現場獲悉,廣東作為特殊食品尤其是保健食品的生產大省、強省,全省保健食品的生產企業數量、注冊備案數量以及企業的工業生產總值均居全國前列,研發和管理能力在全國處于較高水平。
嘉賓參觀無限極全球科研中心
100減1等于0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特殊食品處副處長趙士煒表示,近年來,全省各保健食品企業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確保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實見效,保健食品企業生產的產品抽檢合格率長期維持在高位水平,基本上在99.6%。“目前省局正在結合不同(企業)特性,指導企業建立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通過制定一個樣板,供企業參考。”趙士煒說。
趙士煒發言
無限極如何做好食品安全建設?“我們一直把食品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在(公司)組織架構中專門設置了一個部門來負責質量安全。”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黃健龍表示,無限極堅持“100-1=0”理念,并打造全鏈條質量安全管理模式,助力廣東省食品安全高質量發展。
黃健龍致歡迎辭
何為“100-1=0”?對產品質量來說,不是100分,就是0分。“質量100分,所有的生產質量、工作質量都要爭取做到100分。”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質量與技術法規總監劉鳳松表示,從產品設計到采購、生產、物流、市場,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無限極已實現端到端全覆蓋的產業鏈質量安全管理。
劉鳳松介紹
“中藥材的種植過程,可能會有一些問題影響藥材的質量,怎樣去保障它?”劉鳳松舉例稱,藥材的品質和安全能否均一是很重要的,無限極在質量安全管理方面會往前走一步,在田間地頭做質量管理,把中草藥種植基地當作產品的生產車間,“我們管它叫第一生產車間”;在生產加工過程當中,還通過檢測、物流保障等其他環節配合保障質量。
“我們在全國建立了六十多個中草藥種植基地,在種植過程中同類藥材都是要統一品種,不管是在a地塊還是b地塊;生產資料也是一樣的,由無限極統一提供的生產資料去操作田間管理,像除草、除蟲、農藥、施肥都要統一;采收、切制、烘干等環節都保持一樣的要求,才能盡可能通過保證原材料、生產加工一致,來實現更好保障產品質量安全。”劉鳳松說。
“好原料是前提條件,生產加工過程也可能影響產品質量。”劉鳳松介紹,近年來無限極在生產加工過程當中不斷提升生產制造水平,像是通過產線的自動化提升來降低人工操作的潛在風險。其中,2017年無限極在新會投入將近4億元來進行口服液生產線升級,灌裝、燈檢等過程已全部實現自動化。
多方建言食安監管
由無限極主持參與的“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保健食品風險評估及功能評價基礎研究”,已順利通過國家科技部門驗收。2023年12月4日,《無限極質量安全白皮書》面向全行業發布,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清平領銜的專家鑒定團隊一致認為,該白皮書對行業控制產品質量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對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起到示范和積極引領作用。
如何筑牢大灣區食品安全防火墻?無限極的食品安全管理可以為全省帶來哪些經驗呢?“食品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來進行配合,剛剛的參觀調研讓我印象深刻。”廣東省第十二屆政協委員黎婉儀建議無限極利用現有資源創建“市民接待日”等,打造一個大灣區消費者了解食品安全的窗口。
“從端到端的全過程無縫管理體系,從原材料生產采購到銷售各個環節嚴格把控質量關,只有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才能符合國家的標準和規定。”廣東省營養學會理事長、中山大學教授朱惠蓮認為,在質量管理方面,企業要把好質量關,才能提供安全、可靠的保健食品;在企業品牌的建設方面,對科普宣傳和企業的宣傳都需要加強。
如何做好食品安全監管?“食品安全監管是一個大命題,實際上最重要的是監管責任、主體責任。”廣東省食品安全學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晏日安表示,政府要通過嚴格執法落實監管責任,督促企業抓好食品安全的主體責任,學會作為橋梁,可以加強企業和監管部門之間的協調,加強高等院校與政府部門的合作。
此外,趙士煒介紹稱,為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廣東通過舉辦質量管理研修班、質量安全分析會等活動,加強行業內的交流;還堅持加強科普宣傳,連續四年聯合團省委省志愿者聯合會深入社區、農村開展保健食品科普宣傳;未來將建立食品安全科普教育長效機制,建設食品安全科普實踐基地,發揮志愿者的力量,將食品安全科普的理念深入居民中。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