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寶萊被指涉嫌傳銷快速增長建立在備貨、囤貨上 每個員工都是產品直接使用者
直銷巨頭康寶萊,被爆涉嫌通過發展下線,以鼓勵加入人員備貨、囤貨等方式變相傳銷。加入康寶萊的每個員工,首先都是康巴萊的直接使用者。更可怕的是,IBTimes中文網調查發現,其所謂每年幾十億的收入,以及在中國市場的快速增長,或建立在眾多業務代表的備貨、囤貨基礎之上。
每一個加入康寶萊銷售美夢的人,要么是曾經的忠實使用者,要么是希望能夠依靠這棵大樹快速發家致富的人。能夠確定的是,每個人都必然曾經是康寶萊產品的使用者。
據其官網資料顯示,目前康寶萊體重管理、營養補充和個人護理三大系列產品已經在全世界80多個國家銷售,并且是通過200多萬個獨立經營商進行銷售。而自1997年投資中國以來,其在中國銷售的產品主要以蛋白混合飲料為主的體重控制產品,及各類營養保健產品、個人護理品為主,已達20多種。
有知情人士向IBTimes中文網透露,加入康寶萊銷售團隊,"一般都是從自用產品開始的"。他說,每個進入康寶萊的員工都將擁有一本相冊,第一頁便是員工入職前和銷售成功后的對比照片。
這種"打雞血"似的鼓勵措施,還會出現在諸多的康寶萊產品演講推廣會中。不少求職者或第一次嘗試了解康寶萊的顧客,經常被邀請參加此類活動。
一位曾經參加過康寶萊面試的求職者對IBTimes中文網稱,這些活動的內容主要是介紹康寶萊的產品,以及宣講在康寶萊如何成功的故事。"掏了100元買了他們的書,說什么加盟業務代表,還有20元入場券。"
在康寶萊管理團隊,員工主要分為業務代表、高級業務代表和經銷商三個層級。而加盟業務代表的首要要求,是使用其產品并花費近4萬元購買系列產品,即所謂的"備貨"。
不少深陷康寶萊發財夢的業務代表仍然認為,這家對外宣稱"在紐交所上市,由梅西代言"的公司,"公司實力、品牌都沒問題",市場銷售利潤也很可觀。
但實際上,對保健行業并不熱衷的中國消費者,并不認可這樣的模式。在網絡上隨處可見推銷康寶萊產品,或邀請加盟的帖子和廣告。即便已經開始正常運轉的諸多經銷商,據IBTimes中文網走訪發現,其門店生意也十分冷清。
某康寶萊業務代表介紹,康寶萊去年在中國的營業收入有18億元。而在上海,除了位于靜安寺附近的的直營店外,加盟店共100多家。
產品賣得并不好,營業如入到底從何而來?
每個經銷商吸納和發展新的一級業務代表時,都將獲得新加入成員的銷量可能性和資金。同時,康寶萊的營業收入也將多出一個4萬元--即新成員的備貨資金。
業務代表在備貨之后,銷量壓力也隨之而來。如果產品銷量不好,每個業務代表手中的囤貨無法售出,康寶萊將會簡單地把原因歸結為"個人能力不夠"。當IBTimes中文網見習研究員以加盟業務代表的意圖詢問相關情況時,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做康寶萊要有心理準備,賺錢不賺錢就看個人,就像炒股有賺也有賠,這很難說"。
"做康寶萊就像做銷售一樣,傳統的生意是在店里等,但做康寶萊需要走出去。"該知情人士稱:"至于方法的話,每個人都不同,看自己那種方式放得開,不過基本上就是在馬路上找顧客,坐車坐地鐵隨時隨地都可以。"
今年6月,有媒體曾爆出康寶萊店員曾通過派發傳單,靠高薪噱頭拉人入伙發展下線,涉嫌傳銷。
- 康寶萊,傳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5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