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友德丨重陽節:九九重陽吉祥日 敬老愛老話養生
九九重陽節
今日重陽。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游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于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如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進入重陽,秋已深。從傳統醫學養生的角度來說,秋天陽氣由升浮日趨于沉降,陽氣也逐漸衰弱,氣候慢慢轉涼。這個時節,老年人應該格外注意身體養生,一起來看看重陽時節老年人養生有哪些小“秘訣”吧~
飲食養生
預防秋燥 清淡飲食 少食寒涼
重陽節前后,秋燥明顯。受秋燥的影響,秋季特別容易出現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鼻炎等,對于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預防秋燥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少吃過于油膩、甘甜、辛辣之品,多吃粗糧和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并適當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
菊花酒被古人看作是重陽節必飲的“吉祥酒”,有祛病祈福的意義,甚至將菊花酒稱為長壽酒。傳統的菊花酒是采用菊花、糯米、酒曲等釀造而成,有養肝、健腦、明目和延緩衰老的功效。而利用菊花、枸杞子、麥冬和糯米所制成的菊花酒,除了有養肝明目的功效之外,還可以補腎益精。新鮮的菊花搗汁用黃酒沖服,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
重陽糕是孝敬老人的養生糕點,其中除了糯米粉之外,還添加了粳米粉、瓜子仁、赤豆、核桃仁、綠豆、果脯、紅糖和黃酒等,食物的多樣化更有利于人體吸收多種營養物質,并且還含有膳食纖維,不必擔心食物過于精細對腸道不利。但是高血糖、高血脂、冠心病、消化不良等人群都需加以注意。
重陽節之后天氣逐漸轉涼,吃時令水果要注意,俗話說“秋瓜壞肚”,柑橘、香蕉、梨、柿子、西瓜等寒涼類瓜果吃太多容易損胃陽,食用的時候要多加注意。體質虛弱、面色蒼白、體寒怕冷的人,建議選擇食用溫熱性的水果,如棗、桃、杏、龍眼、荔枝、葡萄、櫻桃、石榴、菠蘿等。秋季也是需要適量補充維生素C的季節。秋冬季節,人體維生素C水平較低,影響身體的正常代謝和抗病能力。在秋季加強維生素C的補充,有益身體健康。
行為養生
早睡早起 適度運動 注意保暖
《黃帝內經》中說:“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也就是說,秋季養生應早臥早起。如果秋季適當早起,便可減少或縮短血栓形成的機會,對預防腦血栓發病有一定幫助。午睡能使心血管系統舒緩,并使人體緊張度降低,還可以預防心肌梗塞。據調查,每天午睡半小時,可減少30%患冠心病的可能性。
“一場秋雨一場寒”,秋風肅殺,天氣漸涼,若堅持適宜的體育鍛煉,中醫上來說不僅可以調養肺氣,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但此時因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故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重陽節前后,一天中溫差變化很大,常有冷空氣侵襲,而使氣溫驟降。朋友們要注意及時添衣保暖,增強體質,防止感冒發生。古典醫學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特別是那些經常感覺手腳冰涼的人,足浴是極好的保健方法。泡腳建議水溫在50℃以下,要求熱而不燙,待泡腳后趁著雙腳發熱的時候按揉腳底,及時穿好襪子保暖,等全身熱度緩緩降低后再入睡,這樣養生效果更好。
心理養生
預防悲秋 神志安寧 樂觀情緒
所謂心理養生就是從精神上保持良好狀態,以保障機體功能的正常發揮,來達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壽的目的。預防“悲秋”有效的方法是心理調節,要注意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寧,讓自己心情舒暢。
中老年心理養生貴在心態,應該學會隨遇而安、知足常樂、自得其樂。中老年人情緒不暢,會加速生理上的衰老,引發一些疾病。秋季日照減少,氣溫漸降,花木凋零,在這樣的環境里很容易因景觸情,產生憂郁、煩躁、凄涼、垂暮之感。子女們應多跟父母聊天,多交流,開解老人心中煩悶,開心過好每一天。
善良是心理養生的“營養素”;寬容是心理養生的“調節閥”;樂觀是心理養生的“不老丹”;淡泊是心理養生的“免疫劑”。晴朗的日子里,可以約上親朋好友一起去登高望遠,愉悅心情,使身心都能得到放松。另外,桂花香氣有提神的功效,對舒緩疲勞、緩解頭痛、開朗心神有一定的作用。
【特別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
- 和治友德
- 文章鏈接:http://m.redlee.cn/news/html/53048.html